什么是 Boop(BOOP):一个基于 Solana 的 Meme 币发行平台

新手5/8/2025, 8:16:47 AM
Boop(BOOP) 是基于 Solana 区块链推出的 Meme 创作与激励平台,由 Jupiter 生态孵化,致力于打造一个人人可参与的 Meme 币孵化器。用户可在 Boop.fun 免费创建自己的 Meme 代币(又称“cult token”),通过平台排行榜、社交互动和社区传播等方式争夺每日平台激励。原生代币 BOOP 用于奖励创作者、持币者及质押用户,形成“创作—传播—激励—再创作”的增长飞轮。不同于 Pump.fun 的无许可快餐模式,Boop 更强调长期运营与社区驱动,构建出游戏化、马拉松式的 Meme 生态系统。项目上线后迅速引发市场关注,成为 Solana Meme 热潮中的核心平台之一。

一、引言

Boop.fun 是一个基于 Solana 区块链的 Meme 币发行平台,由 Solana 生态内的聚合器 Jupiter 推出,旨在为游戏化的 Meme 币社区打造一个结构化的发行和奖励体系 。项目核心是围绕“创立自己的代币社区(cult)”这一创意定位展开,鼓励用户通过 Boop.fun 平台免费创建并推广自己的 Meme 币。Boop.fun 的官方口号充满 Meme 风格,比如“STAKE IT TO RAKE IT”、“NON-STOP AIRDROPS”等,凸显其持续激励机制和社区参与度 。Boop.fun 创始团队由 NFT 社区知名人士 Dingaling 等人领导,其背景和资源为项目赋予了较高的可信度 。整体而言,Boop.fun 希望成为 Solana 上 Meme 币热潮的催化器,通过“创立异教(cult)”式的社区运营模式,推动 Solana 生态中的 Meme 文化发展 。


登录 Gate.io 交易平台,即可进行 BOOP 交易:https://www.gate.io/trade/BOOP_USDT

二、项目愿景与社区导向

Boop.fun 的愿景是让每个人都能轻松加入 Meme 币运动,并通过社交媒体和社区共建获得奖励 。官网强调平台具有「族群建设工具包」(the cult-building kit)和「不断空投奖励」等特色,承诺即便代币被抛售,持有者也能持续获益 。这一点也体现在官方推出的激励机制中:平台通过社交认证(例如绑定社交账号)和市场表现等因素,对活跃的 Meme 币创作者、持币者和影响力用户发放 BOOP 代币奖励 。总的来说,Boop.fun 致力于构建一个由社区驱动的 Meme 币生态,用奖励和游戏化玩法让用户参与项目发展,推动 Solana 生态内的 Meme 文化兴盛 。

三、Boop.fun 的项目模式解析:打造“异教式”Meme孵化器

Boop.fun 的核心项目模式,可以概括为 “Meme + 创作者经济 + 社区激励” 三位一体的创新发行机制。它并不仅仅是一个 Meme 币项目,而是一个专为 Meme 创作者和冒险者打造的代币生成与激励平台,目标是把任何人都可能变成“自己的币圈教主”。

1. “Cult Creation”——让人人都能发行 Meme 币

Boop.fun 的最大特色在于,它允许任何用户免费创建自己的 Meme 币(又称“Cult Tokens”),流程完全链上操作,用户无需代码,只需几步即可发布。平台为这些用户提供了包括代币部署、交易池自动创建、可自定义的视觉风格与社交传播页面等一系列工具,极大地降低了 Meme 币发行门槛。

这个过程类似于“创建自己的异教组织(cult)”,每一个代币就是一个社区、一个叙事、一个文化表达。用户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为自己的“cult”吸引信徒,越多用户参与、买入和讨论,该 Meme 币的热度和价值也越高。

Boop.fun 的 slogan 如“Build your cult. Stake it to rake it”就直接点出项目的玩法逻辑:创建、宣传、质押、收益。

2. 平台代币 BOOP 的激励机制:从创建到持有都能赚

在 boop.fun 平台上,BOOP 是整个生态的通用代币,并承担着激励、奖励、价值流通和治理等多重作用。平台模式设定了一套持续奖励机制,用户可以从以下几种方式获得 BOOP 奖励:

  • 创币奖励(Creation Rewards):用户发行自己的 Meme 币后,若其币种活跃度高(如交易量、社交影响力等),平台会按日评估并分发 BOOP 空投。
  • 持有奖励(Holder Rewards):持有其他用户发布的 Meme 币,也能按比例获得 BOOP 空投。
  • 质押奖励(Staking):将 BOOP 质押到平台,可以获得平台每日新增空投的部分,以及来自用户交易手续费的返还(据称高达 60% 的 SOL 交易手续费返还给质押用户)。

这种机制鼓励用户不仅要“做币”,还要“营销、运营”自己的币,并持续提升其活跃度,从而实现创作者—持币者—平台三方共赢的循环经济模型。

3. 非线性代币分发与排名赛道

Boop.fun 的代币分发并非线性,而是通过每日更新的“活跃度排行榜”决定奖励的分配。每个 Meme 币会有一个 cult 分数,根据交易量、社区互动、持有人数等数据维度综合计算。排名靠前的 Meme 项目,其创建者和持币者将获得更多 BOOP 奖励。

这形成一种类似“赛季制+排行榜”的游戏化激励模式,平台用户积极竞赛、拉人进群、做社交传播、投广告等,目的都是为了让自己的 Meme 币上榜——最终换得平台主币 BOOP 的大额奖励。

4. 社交连接与 Web3 创作者经济的结合

Boop.fun 还引入了社交绑定机制,用户可以将自己的 Twitter、Telegram 等账号与钱包地址关联。平台将根据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影响力和参与度,对其 Meme 币项目的权重进行调整。例如,一个拥有大量粉丝的创作者发行 Meme 币将比普通用户获得更大初始关注和激励,这大大鼓励了Web2 向 Web3 的创作者迁移。

从这个角度看,Boop.fun 不只是 Meme 平台,更像是“Meme 版的 Substack + Kickstarter + TikTok”,是一个链上叙事驱动的社交创作平台

5. 去中心化 Meme 实验场:风险也“由社区自己承担”

Boop.fun 官方多次强调平台不对 Meme 币的表现负责,也不做审查,所有 Meme 项目生死存亡均由社区决定。这种机制虽然鼓励极高的自由与创新,但也导致平台中存在大量质量低劣甚至模因骗局项目,普通投资者需保持高度谨慎。

平台通过游戏化和激励系统引导流动性进入热点 Meme 项目,从而构成一种“群众淘金 + 市场筛选 + 平台分红”的去中心化代币实验模式。这使得 Boop.fun 成为一个 Web3 Meme 创作者的天堂,但也同时是炒作者和投机者的游乐场。

Boop.fun 的项目模式,核心是“用 Meme 写故事、用游戏发币、用激励筑社群”,它打通了 Meme 文化、代币经济与创作者激励三大模块,是对传统 Meme 币的一次产品层级上的升级。

这种“人人可创 Meme 币”的低门槛模式,加上高激励和链上排行榜竞赛,构建了一个去中心化叙事驱动的 Meme 并行宇宙。投资者若能判断出下一个社区爆款或布局质押路径,有望获取可观回报;但也必须意识到,这个系统的本质是以市场博弈和情绪驱动为核心,高收益背后伴随着极高的风险与波动性。

四、BOOP 代币模型

  • 总发行量与流通量:Boop(代币符号 BOOP)总量为 10亿枚 。目前流通量约为 2.884亿 BOOP(约占总量的28.8%) 。需要注意的是,Boop 也在 Arbitrum 等链上存在配置:有报道称在 Arbitrum 上的 BOOP 总供应为 1000亿枚,但在 Solana 上实际流通主要参考上述 10 亿规格。
  • 分配机制:根据官方披露的代币经济学,10亿 BOOP 的分配如下(可考虑用饼图展示):平台奖励(平台激励和后续空投)占 50%、初始空投 15%、流动性资金 12%、团队 10%、财库 10%、天使投资 3% 。其中,平台奖励主要用于日常激励,如对创建者和持币者的每日奖励;初始空投用于第一阶段的用户招募;团队和财库的份额有锁定期;流动性部分用于支撑交易市场;天使轮份额已完成分配。
  • 用途与功能:BOOP 代币在生态中扮演多重角色。一方面,它作为激励和奖励代币:持有和创造 Meme 币(cult 代币)的用户可获得 BOOP 空投奖励,活跃度和市场表现越高,奖励越多 。另一方面,BOOP 可用于平台治理或未来项目决策(若官方引入此功能),但目前官方更强调其激励属性。此外,Boop.fun 平台支持用户质押 BOOP 获得收益:质押者可以分享平台交易对中的交易手续费(60% 的 SOL 交易费会分给 BOOP 持币者)以及每日新增代币发行的奖励 。这些机制使 BOOP 不仅具备投机价值,也具有生态内的实用价值。
  • 与其他 Meme 币的比较:与 Dogecoin、Bonk 等其他知名 Meme 币相比,BOOP 有明显不同。Dogecoin 作为最早的 Meme 币之一,没有最大供应量,每分钟固定增发 10,000 DOGE(约每年 5 亿枚) ,主要用于打赏和社区活动,属于通胀模式。而Bonk 是 Solana 上的早期大型 Meme 币,其总供应约 100 万亿枚 。Bonk 首发时空投了约 50 万亿枚给 Solana 社区用户 ,并且后续通过销毁机制减少供应 ,其目的是广泛激励社区。相比之下,BOOP 的总量(10 亿)小得多,通胀可控,且分配更倾向于平台激励和早期投入(大量用于奖励和推广活动)。可以看出,BOOP 的设计更注重通过生态建设而非单纯挖矿或空投来推动价值,侧重培养社区用户粘性。

五、市场表现

BOOP 于 2025 年 5 月 5 日 16:30(UTC+8)在 Gate.io 的 MemeBox 平台正式上线,交易对为 BOOP/USDT 。上线首日即引发市场狂热。根据媒体报道,Boop 上线几小时内便引发极高关注,市值一度突破 5亿美元 ,交易量在前 1.5 小时内接近 6390万美元 。此后,价格有所回调,但仍维持相对高位。到 2025 年 5 月 8 日为止,BOOP 价格约为 0.25 美元,24 小时交易量在数千万美元级别,市值约 7300万美元 。按此价格计算,流通市值(流通量≈2.884 亿枚)接近 7.3 亿美元 。请注意,这些数据实时波动,上述价格和市值仅为近日报告数据。

在市场热度方面,Boop.fun 平台通过空投和质押等不断刺激交易和社区活动,使得 BOOP 在社交媒体上讨论热度极高。上线时便有知名鲸鱼巨额买入(2,500 SOL,即约 3770 万美元的仓位),以及 Moonshot 平台等加持,进一步推高市场关注度 。此外,币安、火币等主要交易所暂未上线 BOOP,当前主要交易渠道是 Gate.io 和 Poloniex 等中心化平台 。如果条件允许,可插入 BOOP 上线以来的价格走势图来直观展示其剧烈波动,也可绘制BOOP 代币分配饼图来说明其分配结构。

六、Boop.fun vs Pump.fun:Solana Meme 发行平台的两大流派

1.项目定位的根本区别

2. 运营模式的核心差异

Pump.fun 更像是 Meme 币的“自动售货机”:任何人支付少量 SOL 即可启动一枚 Meme 币(项目名+Ticker),上线即开盘交易。交易采用 AMM + 自定义税制的方式,支持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代币创建与初步炒作。平台没有长期治理设计,也不绑定社交身份,更像是 Solana 上的“赌博场”。

而 Boop.fun 在产品逻辑上更复杂,也更注重生态结构设计:

  • 强调“cult building”:每个代币不仅是投机产品,更是社区单位。
  • 设有排行榜机制:每日根据交易量、持币数、社交影响等打分发放 BOOP 奖励。
  • 绑定社交身份:鼓励创作者将 Web2 粉丝变现(如绑定 X/Twitter 账户)。
  • 强化质押 + 分红模式:平台手续费收益与代币增发,均部分返还给 BOOP 持有者。

简而言之,Pump.fun 更注重极速部署和流量爆炸,而 Boop.fun 更注重长效激励与社区组织。前者适合“快进快出”的短期投机玩家,后者试图打造 Meme 世界的“长期创作激励基础设施”。

3.两者的联系与生态互动

Boop.fun 与 Pump.fun 实际并非直接对立,而是有一定程度的互补性:

  • 用户迁移路径:许多在 Pump.fun 启动项目的用户,后续可能转向 Boop.fun 来“精细化运营”,通过 BOOP 奖励和社区塑造维持项目热度。
  • 工具互补:Pump.fun 用户习惯使用最小化界面+无审核上线,Boop.fun 用户倾向于使用视觉页面+社交绑定进行更系统的 Meme 管理。
  • 代币二级市场交叉:部分项目(如 $CAT、$REAL、$MOGI 等)在两个平台均有活动踪迹,投资者可以利用平台间数据差异做流动性套利。

因此,Boop.fun 未来若整合 Pump.fun 的一键部署或提供跨平台支持接口,将可能在用户增长上取得更高协同效应。

七、Boop.fun 的市场机会:如何在 Meme 平台战场突围?

1.在 Pump.fun 之外,Boop.fun 还面临来自以下平台的竞争:

2.Boop.fun 的竞争优势:

  1. BOOP激励+质押分红:其他平台多数为交易税模型,而 Boop 通过原生代币 BOOP 实现每日激励、分红和社交打赏,形成可持续激励闭环。
  2. 社区驱动文化化平台:Boop 不只是工具,而是一个让创作者“成神”的舞台(Build Your Cult),强调长效社区经营。
  3. 增长飞轮机制:
    • 激励分发 → 用户创建更多 Meme 币;
    • 社区互动 → 拉动 BOOP 需求与平台活跃;
    • 交易手续费分红 → 推动质押 → 限制 BOOP 流通;
    • 平台代币升值 → 激励持续创作。

3.持续扩张路径建议:

  • 跨平台聚合工具:吸引 Pump 用户迁移的“Boop Studio”工具包;
  • Boop ID + 粉丝系统:进一步绑定社交影响力数据,增强 Web2 → Web3 的转化率;
  • CEX 上币推动:当前 BOOP 尚未登陆 Binance 等头部交易所,若未来实现主流交易所挂单,将大幅提升其流动性与知名度;
  • 链上资产整合:支持 NFT 绑定、积分系统、创作者 DAO 等模块,拓展 Meme+SocialFi 场景。

结语

在 Meme 平台百花齐放的竞争格局下,Boop.fun 试图以“结构化激励 + 社区运营工具”击穿 Pump.fun 的“快进快出”快餐式炒作逻辑。

  • 它不仅是 Meme 币的生产机器,更是“Meme 创作者的创业孵化器”。
  • 它不仅让人玩转炒作,更要让用户运营自己的一场网络文化现象。
  • 它希望建立 Meme 币“第二层叙事结构”,就像 Youtube 为视频创作者赋能一样,Boop 正在为 Meme 创造者提供完整生命周期管理工具。

Boop.fun 的胜负关键,不在短期爆量,而在于能否留住创作者、激发持币用户的忠诚度,并将平台变成 Meme 叙事持续孵化的文化温床。

Penulis: Frank
* Informasi ini tidak bermaksud untuk menjadi dan bukan merupakan nasihat keuangan atau rekomendasi lain apa pun yang ditawarkan atau didukung oleh Gate.io.
* Artikel ini tidak boleh di reproduksi, di kirim, atau disalin tanpa referensi Gate.io. Pelanggaran adalah pelanggaran Undang-Undang Hak Cipta dan dapat dikenakan tindakan hukum.

什么是 Boop(BOOP):一个基于 Solana 的 Meme 币发行平台

新手5/8/2025, 8:16:47 AM
Boop(BOOP) 是基于 Solana 区块链推出的 Meme 创作与激励平台,由 Jupiter 生态孵化,致力于打造一个人人可参与的 Meme 币孵化器。用户可在 Boop.fun 免费创建自己的 Meme 代币(又称“cult token”),通过平台排行榜、社交互动和社区传播等方式争夺每日平台激励。原生代币 BOOP 用于奖励创作者、持币者及质押用户,形成“创作—传播—激励—再创作”的增长飞轮。不同于 Pump.fun 的无许可快餐模式,Boop 更强调长期运营与社区驱动,构建出游戏化、马拉松式的 Meme 生态系统。项目上线后迅速引发市场关注,成为 Solana Meme 热潮中的核心平台之一。

一、引言

Boop.fun 是一个基于 Solana 区块链的 Meme 币发行平台,由 Solana 生态内的聚合器 Jupiter 推出,旨在为游戏化的 Meme 币社区打造一个结构化的发行和奖励体系 。项目核心是围绕“创立自己的代币社区(cult)”这一创意定位展开,鼓励用户通过 Boop.fun 平台免费创建并推广自己的 Meme 币。Boop.fun 的官方口号充满 Meme 风格,比如“STAKE IT TO RAKE IT”、“NON-STOP AIRDROPS”等,凸显其持续激励机制和社区参与度 。Boop.fun 创始团队由 NFT 社区知名人士 Dingaling 等人领导,其背景和资源为项目赋予了较高的可信度 。整体而言,Boop.fun 希望成为 Solana 上 Meme 币热潮的催化器,通过“创立异教(cult)”式的社区运营模式,推动 Solana 生态中的 Meme 文化发展 。


登录 Gate.io 交易平台,即可进行 BOOP 交易:https://www.gate.io/trade/BOOP_USDT

二、项目愿景与社区导向

Boop.fun 的愿景是让每个人都能轻松加入 Meme 币运动,并通过社交媒体和社区共建获得奖励 。官网强调平台具有「族群建设工具包」(the cult-building kit)和「不断空投奖励」等特色,承诺即便代币被抛售,持有者也能持续获益 。这一点也体现在官方推出的激励机制中:平台通过社交认证(例如绑定社交账号)和市场表现等因素,对活跃的 Meme 币创作者、持币者和影响力用户发放 BOOP 代币奖励 。总的来说,Boop.fun 致力于构建一个由社区驱动的 Meme 币生态,用奖励和游戏化玩法让用户参与项目发展,推动 Solana 生态内的 Meme 文化兴盛 。

三、Boop.fun 的项目模式解析:打造“异教式”Meme孵化器

Boop.fun 的核心项目模式,可以概括为 “Meme + 创作者经济 + 社区激励” 三位一体的创新发行机制。它并不仅仅是一个 Meme 币项目,而是一个专为 Meme 创作者和冒险者打造的代币生成与激励平台,目标是把任何人都可能变成“自己的币圈教主”。

1. “Cult Creation”——让人人都能发行 Meme 币

Boop.fun 的最大特色在于,它允许任何用户免费创建自己的 Meme 币(又称“Cult Tokens”),流程完全链上操作,用户无需代码,只需几步即可发布。平台为这些用户提供了包括代币部署、交易池自动创建、可自定义的视觉风格与社交传播页面等一系列工具,极大地降低了 Meme 币发行门槛。

这个过程类似于“创建自己的异教组织(cult)”,每一个代币就是一个社区、一个叙事、一个文化表达。用户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为自己的“cult”吸引信徒,越多用户参与、买入和讨论,该 Meme 币的热度和价值也越高。

Boop.fun 的 slogan 如“Build your cult. Stake it to rake it”就直接点出项目的玩法逻辑:创建、宣传、质押、收益。

2. 平台代币 BOOP 的激励机制:从创建到持有都能赚

在 boop.fun 平台上,BOOP 是整个生态的通用代币,并承担着激励、奖励、价值流通和治理等多重作用。平台模式设定了一套持续奖励机制,用户可以从以下几种方式获得 BOOP 奖励:

  • 创币奖励(Creation Rewards):用户发行自己的 Meme 币后,若其币种活跃度高(如交易量、社交影响力等),平台会按日评估并分发 BOOP 空投。
  • 持有奖励(Holder Rewards):持有其他用户发布的 Meme 币,也能按比例获得 BOOP 空投。
  • 质押奖励(Staking):将 BOOP 质押到平台,可以获得平台每日新增空投的部分,以及来自用户交易手续费的返还(据称高达 60% 的 SOL 交易手续费返还给质押用户)。

这种机制鼓励用户不仅要“做币”,还要“营销、运营”自己的币,并持续提升其活跃度,从而实现创作者—持币者—平台三方共赢的循环经济模型。

3. 非线性代币分发与排名赛道

Boop.fun 的代币分发并非线性,而是通过每日更新的“活跃度排行榜”决定奖励的分配。每个 Meme 币会有一个 cult 分数,根据交易量、社区互动、持有人数等数据维度综合计算。排名靠前的 Meme 项目,其创建者和持币者将获得更多 BOOP 奖励。

这形成一种类似“赛季制+排行榜”的游戏化激励模式,平台用户积极竞赛、拉人进群、做社交传播、投广告等,目的都是为了让自己的 Meme 币上榜——最终换得平台主币 BOOP 的大额奖励。

4. 社交连接与 Web3 创作者经济的结合

Boop.fun 还引入了社交绑定机制,用户可以将自己的 Twitter、Telegram 等账号与钱包地址关联。平台将根据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影响力和参与度,对其 Meme 币项目的权重进行调整。例如,一个拥有大量粉丝的创作者发行 Meme 币将比普通用户获得更大初始关注和激励,这大大鼓励了Web2 向 Web3 的创作者迁移。

从这个角度看,Boop.fun 不只是 Meme 平台,更像是“Meme 版的 Substack + Kickstarter + TikTok”,是一个链上叙事驱动的社交创作平台

5. 去中心化 Meme 实验场:风险也“由社区自己承担”

Boop.fun 官方多次强调平台不对 Meme 币的表现负责,也不做审查,所有 Meme 项目生死存亡均由社区决定。这种机制虽然鼓励极高的自由与创新,但也导致平台中存在大量质量低劣甚至模因骗局项目,普通投资者需保持高度谨慎。

平台通过游戏化和激励系统引导流动性进入热点 Meme 项目,从而构成一种“群众淘金 + 市场筛选 + 平台分红”的去中心化代币实验模式。这使得 Boop.fun 成为一个 Web3 Meme 创作者的天堂,但也同时是炒作者和投机者的游乐场。

Boop.fun 的项目模式,核心是“用 Meme 写故事、用游戏发币、用激励筑社群”,它打通了 Meme 文化、代币经济与创作者激励三大模块,是对传统 Meme 币的一次产品层级上的升级。

这种“人人可创 Meme 币”的低门槛模式,加上高激励和链上排行榜竞赛,构建了一个去中心化叙事驱动的 Meme 并行宇宙。投资者若能判断出下一个社区爆款或布局质押路径,有望获取可观回报;但也必须意识到,这个系统的本质是以市场博弈和情绪驱动为核心,高收益背后伴随着极高的风险与波动性。

四、BOOP 代币模型

  • 总发行量与流通量:Boop(代币符号 BOOP)总量为 10亿枚 。目前流通量约为 2.884亿 BOOP(约占总量的28.8%) 。需要注意的是,Boop 也在 Arbitrum 等链上存在配置:有报道称在 Arbitrum 上的 BOOP 总供应为 1000亿枚,但在 Solana 上实际流通主要参考上述 10 亿规格。
  • 分配机制:根据官方披露的代币经济学,10亿 BOOP 的分配如下(可考虑用饼图展示):平台奖励(平台激励和后续空投)占 50%、初始空投 15%、流动性资金 12%、团队 10%、财库 10%、天使投资 3% 。其中,平台奖励主要用于日常激励,如对创建者和持币者的每日奖励;初始空投用于第一阶段的用户招募;团队和财库的份额有锁定期;流动性部分用于支撑交易市场;天使轮份额已完成分配。
  • 用途与功能:BOOP 代币在生态中扮演多重角色。一方面,它作为激励和奖励代币:持有和创造 Meme 币(cult 代币)的用户可获得 BOOP 空投奖励,活跃度和市场表现越高,奖励越多 。另一方面,BOOP 可用于平台治理或未来项目决策(若官方引入此功能),但目前官方更强调其激励属性。此外,Boop.fun 平台支持用户质押 BOOP 获得收益:质押者可以分享平台交易对中的交易手续费(60% 的 SOL 交易费会分给 BOOP 持币者)以及每日新增代币发行的奖励 。这些机制使 BOOP 不仅具备投机价值,也具有生态内的实用价值。
  • 与其他 Meme 币的比较:与 Dogecoin、Bonk 等其他知名 Meme 币相比,BOOP 有明显不同。Dogecoin 作为最早的 Meme 币之一,没有最大供应量,每分钟固定增发 10,000 DOGE(约每年 5 亿枚) ,主要用于打赏和社区活动,属于通胀模式。而Bonk 是 Solana 上的早期大型 Meme 币,其总供应约 100 万亿枚 。Bonk 首发时空投了约 50 万亿枚给 Solana 社区用户 ,并且后续通过销毁机制减少供应 ,其目的是广泛激励社区。相比之下,BOOP 的总量(10 亿)小得多,通胀可控,且分配更倾向于平台激励和早期投入(大量用于奖励和推广活动)。可以看出,BOOP 的设计更注重通过生态建设而非单纯挖矿或空投来推动价值,侧重培养社区用户粘性。

五、市场表现

BOOP 于 2025 年 5 月 5 日 16:30(UTC+8)在 Gate.io 的 MemeBox 平台正式上线,交易对为 BOOP/USDT 。上线首日即引发市场狂热。根据媒体报道,Boop 上线几小时内便引发极高关注,市值一度突破 5亿美元 ,交易量在前 1.5 小时内接近 6390万美元 。此后,价格有所回调,但仍维持相对高位。到 2025 年 5 月 8 日为止,BOOP 价格约为 0.25 美元,24 小时交易量在数千万美元级别,市值约 7300万美元 。按此价格计算,流通市值(流通量≈2.884 亿枚)接近 7.3 亿美元 。请注意,这些数据实时波动,上述价格和市值仅为近日报告数据。

在市场热度方面,Boop.fun 平台通过空投和质押等不断刺激交易和社区活动,使得 BOOP 在社交媒体上讨论热度极高。上线时便有知名鲸鱼巨额买入(2,500 SOL,即约 3770 万美元的仓位),以及 Moonshot 平台等加持,进一步推高市场关注度 。此外,币安、火币等主要交易所暂未上线 BOOP,当前主要交易渠道是 Gate.io 和 Poloniex 等中心化平台 。如果条件允许,可插入 BOOP 上线以来的价格走势图来直观展示其剧烈波动,也可绘制BOOP 代币分配饼图来说明其分配结构。

六、Boop.fun vs Pump.fun:Solana Meme 发行平台的两大流派

1.项目定位的根本区别

2. 运营模式的核心差异

Pump.fun 更像是 Meme 币的“自动售货机”:任何人支付少量 SOL 即可启动一枚 Meme 币(项目名+Ticker),上线即开盘交易。交易采用 AMM + 自定义税制的方式,支持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代币创建与初步炒作。平台没有长期治理设计,也不绑定社交身份,更像是 Solana 上的“赌博场”。

而 Boop.fun 在产品逻辑上更复杂,也更注重生态结构设计:

  • 强调“cult building”:每个代币不仅是投机产品,更是社区单位。
  • 设有排行榜机制:每日根据交易量、持币数、社交影响等打分发放 BOOP 奖励。
  • 绑定社交身份:鼓励创作者将 Web2 粉丝变现(如绑定 X/Twitter 账户)。
  • 强化质押 + 分红模式:平台手续费收益与代币增发,均部分返还给 BOOP 持有者。

简而言之,Pump.fun 更注重极速部署和流量爆炸,而 Boop.fun 更注重长效激励与社区组织。前者适合“快进快出”的短期投机玩家,后者试图打造 Meme 世界的“长期创作激励基础设施”。

3.两者的联系与生态互动

Boop.fun 与 Pump.fun 实际并非直接对立,而是有一定程度的互补性:

  • 用户迁移路径:许多在 Pump.fun 启动项目的用户,后续可能转向 Boop.fun 来“精细化运营”,通过 BOOP 奖励和社区塑造维持项目热度。
  • 工具互补:Pump.fun 用户习惯使用最小化界面+无审核上线,Boop.fun 用户倾向于使用视觉页面+社交绑定进行更系统的 Meme 管理。
  • 代币二级市场交叉:部分项目(如 $CAT、$REAL、$MOGI 等)在两个平台均有活动踪迹,投资者可以利用平台间数据差异做流动性套利。

因此,Boop.fun 未来若整合 Pump.fun 的一键部署或提供跨平台支持接口,将可能在用户增长上取得更高协同效应。

七、Boop.fun 的市场机会:如何在 Meme 平台战场突围?

1.在 Pump.fun 之外,Boop.fun 还面临来自以下平台的竞争:

2.Boop.fun 的竞争优势:

  1. BOOP激励+质押分红:其他平台多数为交易税模型,而 Boop 通过原生代币 BOOP 实现每日激励、分红和社交打赏,形成可持续激励闭环。
  2. 社区驱动文化化平台:Boop 不只是工具,而是一个让创作者“成神”的舞台(Build Your Cult),强调长效社区经营。
  3. 增长飞轮机制:
    • 激励分发 → 用户创建更多 Meme 币;
    • 社区互动 → 拉动 BOOP 需求与平台活跃;
    • 交易手续费分红 → 推动质押 → 限制 BOOP 流通;
    • 平台代币升值 → 激励持续创作。

3.持续扩张路径建议:

  • 跨平台聚合工具:吸引 Pump 用户迁移的“Boop Studio”工具包;
  • Boop ID + 粉丝系统:进一步绑定社交影响力数据,增强 Web2 → Web3 的转化率;
  • CEX 上币推动:当前 BOOP 尚未登陆 Binance 等头部交易所,若未来实现主流交易所挂单,将大幅提升其流动性与知名度;
  • 链上资产整合:支持 NFT 绑定、积分系统、创作者 DAO 等模块,拓展 Meme+SocialFi 场景。

结语

在 Meme 平台百花齐放的竞争格局下,Boop.fun 试图以“结构化激励 + 社区运营工具”击穿 Pump.fun 的“快进快出”快餐式炒作逻辑。

  • 它不仅是 Meme 币的生产机器,更是“Meme 创作者的创业孵化器”。
  • 它不仅让人玩转炒作,更要让用户运营自己的一场网络文化现象。
  • 它希望建立 Meme 币“第二层叙事结构”,就像 Youtube 为视频创作者赋能一样,Boop 正在为 Meme 创造者提供完整生命周期管理工具。

Boop.fun 的胜负关键,不在短期爆量,而在于能否留住创作者、激发持币用户的忠诚度,并将平台变成 Meme 叙事持续孵化的文化温床。

Penulis: Frank
* Informasi ini tidak bermaksud untuk menjadi dan bukan merupakan nasihat keuangan atau rekomendasi lain apa pun yang ditawarkan atau didukung oleh Gate.io.
* Artikel ini tidak boleh di reproduksi, di kirim, atau disalin tanpa referensi Gate.io. Pelanggaran adalah pelanggaran Undang-Undang Hak Cipta dan dapat dikenakan tindakan hukum.
Mulai Sekarang
Daftar dan dapatkan Voucher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