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st生态迅猛发展 安全风险引关注

Blast生态发展迅猛,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近期,Blast再度成为市场焦点。随着其"Big Bang"开发者竞赛圆满落幕,Blast的总锁仓价值(TVL)持续攀升,一度突破20亿美元大关,在Layer2赛道上占据重要地位。

Blast宣布将于2月29日推出主网,这一消息更是引发广泛关注。然而,伴随其生态系统的蓬勃发展,各类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

Blast的崛起之路

Blast于2023年11月21日问世,迅速在加密社区掀起热潮。上线仅48小时,网络TVL便达到5.7亿美元,吸引了超过5万名用户参与。

去年,Blast先后获得了2000万美元和500万美元的融资支持,投资方包括知名机构Paradigm、Standard Crypto以及日本加密货币投资公司CGV。

截至2月25日,数据显示Blast合约地址当前管理的资产总值超过20亿美元,其中约18亿美元的ETH存入Lido协议,逾1.6亿美元的DAI存入MakerDAO协议,充分体现了其在市场上的火热程度。

Blast主网上线在即,技术层面解析其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潜在机会

Blast为何如此受欢迎?

Blast的独特之处在于为ETH和稳定币提供原生收益率,这是其他Layer2解决方案所不具备的特点。当用户将ETH转移至Blast时,这些资金会被存入Lido获取收益,同时引入新的生息稳定币USDB(通过MakerDAO购买美国国债获得收益)到Blast网络。

此外,作为知名NFT交易平台Blur团队推出的Layer2项目,Blast天然具备强大的流量基础。加上当前的空投激励机制,通过流量裂变的营销策略吸引了大量用户参与Blast生态。

Blast主网上线在即,技术层面解析其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潜在机会

Blast存在的安全隐患

尽管备受追捧,Blast自推出以来也面临诸多质疑和批评。有开发者指出,Blast的中心化程度可能给用户带来严重的安全风险。同时,有人质疑Blast是否符合Layer2的标准定义,因为它缺乏交易、桥接、Rollup或向以太坊发送交易数据等关键功能。

通过对Blast Deposit合约的代码分析,我们发现以下主要风险点:

1. 中心化风险

Blast Deposit合约中的关键功能enableTransition只能由合约管理员调用。该函数可设置mainnetBridge合约地址,而mainnetBridge合约能够访问所有质押的ETH和DAI。

此外,Blast Deposit合约可随时通过upgradeTo函数进行升级。虽然这主要用于修复潜在漏洞,但也存在被滥用的可能性。

Blast主网上线在即,技术层面解析其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潜在机会

2. 多签管理争议

Blast Deposit合约的权限由一个3/5多签钱包控制,这5个签名地址均为近期创建的新地址,身份不明。由于整个合约实际上是通过多签钱包保护的托管合约,而非传统的Rollup桥,因此引发了社区和开发者的质疑。

Blast团队承认了这些安全隐患的存在,并表示将采用多种硬件钱包进行管理,以降低中心化风险。然而,钱包管理的具体细节和安全流程尚未公开。

值得注意的是,2月19日Blast团队对Deposit合约进行了更新,主要是为即将到来的主网上线做准备。

Blast主网上线在即,技术层面解析其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潜在机会

Blast生态项目风险事件

近日,Blast生态中的GambleFi项目Risk疑似发生跑路事件,造成约500枚ETH的损失。该项目的官方社交媒体账号已无法访问。

有投资者表示,他们最初被Risk项目的前景所吸引,但后续的无限制融资引发了怀疑。目前,大部分被盗资金已转移至不同交易所,小部分资金已跨链至其他网络。

Blast主网上线在即,技术层面解析其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潜在机会

随着Blast生态的快速发展,项目方需要更加重视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程度,以确保用户资产的安全。同时,投资者也应当保持警惕,谨慎评估各类新兴项目的风险。

Blast主网上线在即,技术层面解析其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潜在机会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4
  • 分享
评论
0/400
rekt_but_vibingvip
· 20小时前
割不动了吧 套不住了吧
回复0
ser_we_are_earlyvip
· 20小时前
又是个明牌收割机
回复0
rugpull_ptsdvip
· 20小时前
又一韭菜收割机开启
回复0
熊市避雷针vip
· 20小时前
天天涨 不过安全为重啊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