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穩定幣領頭企業結合高效能 Layer1 區塊鏈,Sei 為何能夠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中級7/30/2025, 8:16:33 AM
穩定幣領導企業 Circle 宣布原生 USDC 與 CCTP V2 正式整合至 Sei 公鏈,象徵 Sei 躋身主流公鏈行列。本文將深入剖析這項整合所帶來的合規優勢、鏈上生態數據成長動能、借貸協議創新及底層技術升級,全面展現 Sei 如何於新一波牛市中脫穎而出。

7 月 10 日,Circle 官方宣布,繼以太坊、Solana、Base、Arbitrum 等主流生態之後,原生 USDC 及 CCTP V2 正式整合登陸 Sei。這不僅象徵 Sei 躋身 USDC 整合矩陣的「領頭鏈」之列,更為其生態實力與發展潛力提供了高度肯定。

什麼是 CCTP V2?簡言之,這是 Circle 推出的全新一代跨鏈傳輸協議(Cross-Chain Transfer Protocol),主打「無感跨鏈」與一站式資金高效流轉。藉由 CCTP V2,使用者與開發者可於 13 條主流公鏈與 156 條路由間安全順暢地轉移原生 USDC,無需繁複橋接程序,也不用擔心流動性割裂及手續費耗損。這種體驗宛如美元現金可自由於不同城市間流動,消弭所有邊界與摩擦。

這項整合的意義遠超「新增一條鏈」如此簡單。對任何公鏈而言,能否取得 USDC 原生支持,已是衡量其生態活躍度與真實流量的重要指標。USDC 本身是全球最大、最受監管的美元穩定幣,每一次由 Circle 推動的整合,背後都是對鏈上用戶基礎、資金量體及開發者生態的高度認同。如今,Sei 躋身少數具備「原生 USDC 支持」的鏈,以此正式進入「主流鏈俱樂部」,除預期吸引更多資金、用戶及開發者匯聚,也宣告新一輪生態繁榮的序幕已經拉開。

這是一輪穩定幣牛市

深入探討原生 USDC 與 CCTP V2 的加持之下,值得放大全局視野,洞察整體產業趨勢如何形塑這一波「穩定幣牛市」。

先從資本市場來看。自去年以來,Circle 遞交 IPO 申請即持續引發業界矚目,其上市後更繳出亮麗成績單。

2025 年 6 月 5 日,Circle 正式於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 CRCL)掛牌,發行價每股 31 美元。首日收盤價一舉飆升至 83.23 美元,單日漲幅高達 168.5%,市值迅速突破 180 億美元,成為近四年表現最佳的 IPO 之一。其後股價更持續向上,六月中旬累計漲幅超越 500%。截至 7 月初,股價一度逼近 300 美元,總市值攀上約 560 億美元。

緊接著政策面,美國《穩定幣法案》通過無疑為整個產業吃下「定心丸」。白宮、國會與聯邦監管三方罕見達成高度共識,不僅肯認穩定幣的貨幣地位,更明訂 100% 儲備、合規審查及可兌付性等多項「高標準」要求。這代表穩定幣不再是灰色地帶的「實驗性」產品,而是享有美國法律保障、國家信用背書的「官方貨幣工具」。對開發者、機構與資金方而言,這項政策紅利意味合規春天正式到來。

隨著美國《穩定幣法案》(GENIUS Act)通過,華爾街主要銀行也積極投入穩定幣賽道。JPMorgan、Citi、Bank of America、Morgan Stanley 等皆於第二季財報電話會議中明確表態進軍穩定幣領域。

過去一年,穩定幣的成長速度遠勝多數主流公鏈原生資產。無論是交易量、支付結算抑或跨境流通,USDT 與 USDC 早已霸佔「鏈上美元」龍頭地位。再次細讀中本聰白皮書的「點對點電子現金」願景,如今的穩定幣無疑最貼近其初衷。

因此,公鏈是否具備主流原生穩定幣,已成衡量其生態健康的關鍵「晴雨表」——穩定幣的發行與增發,往往代表真實的使用者需求和資金流入;相較之下,一旦穩定幣主動銷毀或退出某鏈,則預示該鏈流量枯竭、邁向沉寂。

放諸上述背景,原生 USDC 與 CCTP V2 正式整合登陸 Sei,無疑進一步驗證 Sei 穩步成長的市場認可。

Sei 的穩健成長

聚焦 Sei 這條新興公鏈,過去半年鏈上活躍度同樣耀眼。自 2025 年初至今,TVL(總鎖倉價值)從 2.08 億美元升至 6 億美元,年內成長 188%。生態中已上線 Dapp 超過 200 個,開發者社群活躍、創新專案層出不窮。主網效能在「極速 EVM 相容」架構下,即將迎向「Giga 升級」,大幅提升擴容能力。鏈上每日交易量、活躍用戶數、代幣價格等指標全面飆升,屢屢刷新歷史新高。

自過去一年半以來,Sei 在鏈上生態高速成長,已透過多元指標曲線獲得明確驗證。

先看 TVL(總鎖倉價值)曲線:自 2023 年 10 月低於 1,000 萬美元起步,至 2024 年年中突破 1 億美元,再到 2025 年 7 月一舉衝上 7 億美元大關,Sei TVL 呈現指數型躍升。2024 年下半年,首批熱門 DeFi 專案落地 Sei,鎖倉規模一度突破 2.5 億美元;進入 2025 年,隨多個跨鏈橋、流動性挖礦及創新協議陸續上線,TVL 持續拉升,年初以來增幅已超過 230%,展現強勁資金入場動能。


資料來源:DefiLlama

Sei TVL 的大幅成長亦歸功於 Takara Lend 與 Yei Finance。當前 Takara Lend TVL 已突破 1 億美元大關,其中 USDT 年化利率高達 15.64%,USDC 年化利率則為 14.79%。Takara Lend 正從單一借貸協議進化為可編程信用平台,為 DeFi 建構「信用層」,使加密資產不僅用於投資,更可應用於實體支付。Yei Finance 則為 Sei 鏈上最大借貸專案,TVL 現達 3.8 億美元,穩居生態龍頭。

接著看日均 DEX 成交量:2024 年 7 月前,Sei 鏈上去中心化交易所單日成交量多數低於 1,000 萬美元,生態尚處萌芽期。自 2024 年 9 月起,專案與用戶湧入推升日均成交量迅速突破 1 億美元;2025 年起,隨 USDC、CCTP 等合規資金管道陸續建置以及 AMM 生態多元發展——涵蓋集中流動性、限價掛單、跨鏈交易等多項功能,Sei DEX 單日交易額屢創 8,000 萬至 1 億美元高峰,展現市場活絡與用戶黏著度同步提升。


資料來源:DefiLlama

最後來看市值(Market Cap)走勢:Sei 代幣自 2023 年底市值不足 3 億美元後強勢反彈。2024 年初,因首波生態空投與主網啟動,市值一舉衝上 18 億美元;雖然期間出現階段性回檔,但始終穩守 10 億美元以上。2025 年 3 月,隨更多機構資金介入與合規投資工具推出,市值再度登上 28 億美元高點,目前也穩定於 20–25 億美元區間整體震盪上行。TVL、成交量、市值三條指標同步高漲,充分證明 Sei 以高效能 Layer-1 公鏈身分,吸引散戶與機構等多層資金,生態持續壯大,價值不斷實現。


資料來源:DefiLlama

此外,Sei 亦被懷俄明州穩定幣委員會選定為 WYST(一種由法幣支持的美國穩定幣)候選部署鏈。WYST 計畫透過 LayerZero 完成跨鏈橋接,意味未來更多主權國家或機構背書的穩定幣,有望率先登陸 Sei。

RWA 領域方面,又有重磅專案落地 Sei。2025 年 7 月 17 日,RWA 代幣化平台 Ondo Finance 宣布其旗艦美元收益代幣 USDY(United States Dollar Yield)正式上線 Sei 網路,成為第一個部署於這條極速 Layer‑1 公鏈上的鏈上國債資產。USDY 目前已在多條鏈運作,TVL 超過 6.8 億美元,為全球(不含美國)個人與機構投資人帶來約 4.25% 年化收益。本次整合不僅結合高等級國債收益與 Sei 每秒數萬筆交易吞吐,亦象徵 Sei 正式進軍機構級 DeFi 市場。

同時,Sei 亦以「Giga 升級」為核心,推動底層技術革新。Giga 白皮書最新指出:自研高吞吐 EVM 客戶端協助透過預編譯及交易依賴靜態分析和並行執行,實現每秒數十億 gas(Gigagas)等級效能;Autobahn 多車道共識增進多提議者並行打包,將最終確認壓縮至 700 毫秒內;異步狀態提交與高效儲存路徑應用異步狀態根生成、預寫日誌與批次寫入,有效解耦合約執行及狀態寫入,大幅降低延遲。

內部測試中,Sei 團隊於新加坡、德國、俄亥俄及俄勒岡設置 40 個驗證節點,模擬實際延遲與頻寬限制環境。此架構下,Sei Giga 已穩定達到 5 Gigagas/s 吞吐量,並維持亞秒級確認速度,實現真正「Web2 級鏈上效能」。

各項進展——自金融協議到技術基礎,皆讓 Sei 生態更形多元,平台於信貸、合規和跨鏈資產承載能力同步提升。不論 TVL、成交量、借貸利率,亦或穩定幣合規部署及高效升級,Sei 均於多個領域齊步加速,全面展現其高效能 Layer‑1 公鏈的成長態勢。

USDC & CCTP V2 集成帶給 Sei 的重大利多

原生 USDC 與 CCTP V2 的整合,對 Sei 不僅僅是功能面升級,更是生態層級的「價值躍升」。無論在用戶體驗、資金流動、開發者生態或產業聲量各層面,核心變數均將迎來質變。

如先前所述,對鏈上每位用戶而言,原生 USDC 等同於「信心」及「效率」的強化。USDC 作為全球領先的合規穩定幣,具備 100% 儲備、1:1 美元兌付與頂級監管背書,不論一般用戶或機構用戶皆可輕鬆享受資金進出的便利。對專業資金來說,Circle Mint 等通道支援大額資金進出與清算,兼顧合規與流動性。原生 USDC 加入,Sei 用戶即可直享 Circle 全球支付網絡的安全和便捷,不論 DeFi 玩家、專案方或資金管理者,皆能無障礙在鏈上鏈下流通美元。

更值得期待的是 CCTP V2 所串接的多鏈資金網絡。CCTP V2 不僅讓 Sei 與以太坊、Solana、Arbitrum、Base、Optimism 等 13 條主流鏈間實現原生 USDC 跨鏈隨轉,還可覆蓋多達 156 條路由。對用戶而言,跨鏈轉帳無需繁複橋接,免除多重兌換憂慮與流動性分層,真正「一鍵切換、無感體驗」。

對開發者來說,CCTP V2 直接開啟多鏈應用大門——可在 Sei 打造無感跨鏈 DEX、跨鏈錢包、鏈上資金池、GameFi、支付場景、RWA、鏈上金融等創新產品,讓用戶於任意鏈上都能流暢完成 USDC 支付、兌換及資產流轉。

Sei 也因此有機會成為全加密世界的「多鏈橋頭堡」,不僅承接自身流量,更將源源不絕吸引來自以太坊、Solana 等主鏈的用戶、資產與開發者。

USDC on Noble 時代已告一段落。在原生 USDC 到來後,Circle 與 Sei 基金會現正協同推動流動性自 Noble 版 USDC 有序遷移至 Sei 原生 USDC。這不僅強化資產安全性與透明度,也大幅提升合規性和對接全球 DeFi、CeFi 應用場景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 Circle 的「原生生態」帶動效應,將激發更多國際資金、合規用戶與機構選擇 Sei 作為鏈上主場。每一次流動性升級,都是 Sei 生態信譽、規模及品牌力的跨步成長。

更進一步而言,Circle 的接入讓 Sei 全球影響力及品牌價值迎來重估。除穩定幣流動性提升,也意味 Circle 生態下合作夥伴、Dapp、生態合規機構,乃至傳統金融巨擘均有機會共同參與,為鏈上美元存貸、RWA(鏈上資產)、國債發行與跨境結算等新賽道鋪路。歷史屢次證明,每當主流公鏈整合原生 USDC,鏈上資金活躍度與生態規模均會爆發性成長。

對所有關注 Sei 未來發展者而言,這已不只是一場技術升級,更是新牛市時代的關鍵入口——鏈上資金、用戶與創新將以 USDC 為「紐帶」,推動 Sei 登上全新舞台。

Sei 生態的 TVL 是否加速增長?穩定幣市值與流通量是否大幅提升?鏈上創新產品及多鏈應用是否迎來新一波爆發?這些變化將直接決定 Sei 能否成為「下一個產業熱點公鏈」。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 [BLOCKBEATS],著作權屬原作者 [BLOCKBEATS] 所有,若對轉載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繫 Gate Learn 團隊,團隊將依程序儘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述觀點與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 Gate Learn 團隊翻譯,未事先載明 Gate 者,嚴禁複製、傳播或抄襲翻譯內容。
即刻開始交易
註冊並交易即可獲得
$100
和價值
$5500
理財體驗金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