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產新航道:香港如何撬動 RWA 全球化?

撰文:深潮 TechFlow

原標題:鏈上香港,機會在哪兒?


那個熟悉的香港,又回來了!

一度被稱爲“金融廢墟”的香港,如今用短短一年時間,完成了驚人的逆襲。

港股市場熱潮湧動,半年內 43 只新股上市,募資額達 1067.1 億港元,重回全球 IPO 募資榜首。寧德時代、恆瑞醫藥等巨頭扎堆登入,泡泡瑪特、蜜雪冰城、老鋪黃金輪番點燃消費股牛市。

與資本市場一同復蘇的,還有數字資產的浪潮。

5 月,香港通過《穩定幣條例》,爲穩定幣發行建立發牌制度,將於 8 月 1 日正式生效。

6 月,特區政府發布《數字資產政策宣言 2.0》,爲穩定幣與真實世界資產(RWA)的發展鋪平了道路。而就在今天,香港理工大學與螞蟻數科籤約共建 AI+Web3 聯合實驗室的舉動,爲這場復蘇添上最新注腳。

在中環的咖啡廳裏,曾經熟悉的場景又出現了:一邊是投行精英興奮地聊着港股、美股的投資機會,另一邊是創業者和律師在熱烈討論穩定幣和 RWA 發行、跨境結算。

咖啡香氣中夾雜着各種金融術語,仿佛又回到了那個活力四射的香港黃金年代。

在“鏈上香港”時代,屬於創業者的機會在哪裏?

數字資產政策宣言 2.0

繼 2022 年 10 月,香港特區政府發布首份政策宣言後,6 月 26 日,《香港數字資產發展政策宣言 2.0》正式問世,再度明確要將香港打造爲全球數字資產創新中心。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新版宣言將“虛擬資產”一詞升級爲“數字資產”,不僅僅是單純字面上的轉變,意味着監管視野不只局限於比特幣、以太坊等加密貨幣和穩定幣,更涵蓋了與現實世界資產緊密掛鉤的代幣形式,也就是最近被廣泛關注的 RWA(真實世界資產)。

爲了更清晰地表達政策願景,香港特區政府在新版宣言中特別採用了一個頗具動感的英文縮寫“LEAP”,代表着四大戰略支柱——法律監管優化(Legal & Regulatory)、代幣化產品擴展(Expanding tokenised products)、實際應用推進(Advancing use cases & collaboration)以及人才與合作(People & Partnership)。

在法律與監管方面,香港將由證監會牽頭建立統一的監管體系,涵蓋數字資產交易平台、托管服務、穩定幣等關鍵領域;同時,財庫局與金管局也將推動法律改革,以支持實物資產如債券和黃金在鏈上的登記、結算和發行。

在代幣化產品領域,政府明確提出要將政府債券的代幣化變成“常態化操作”,並對 ETF 代幣化產品提供印花稅優惠,除此之外,政策也鼓勵貴金屬(例如黃金)、有色金屬、甚至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陽能設備)等各類現實資產代幣化。

而在實際落地應用方面,此次政策宣言明確了一個關鍵時間點:從 8 月 1 日起,穩定幣發行人可正式申請牌照,政府還特別鼓勵穩定幣在支付、跨境結算等實際業務場景中進行應用試點,並設立專項基金支持區塊鏈項目落地。

在“鏈上香港 2.0”生態圓桌活動上,螞蟻集團副總裁、螞蟻數科區塊鏈業務總裁邊卓羣指出:“新政我看到了三個關鍵詞:數字資產、法律框架、基礎設施。我們科技的基礎設施如果有了這樣的一個大的合規框架,然後引進更多的一些資產,包括產業資產、金融資產,基於我們自己先進的領先的技術本身,然後形成一個新的數字資產交易所,從而能夠把全球優秀的資產和資金匯聚到香港。”

國泰君安國際行政總裁齊海英指出,新版宣言在監管框架、市場機制和稅收優惠三個維度均做到了全球領先。她特別提及穩定幣與 RWA 作爲數字資產的“雙支柱”,體現出香港監管機構的前瞻性與包容度。

穩定幣與 RWA,機會在哪兒?

來自深圳的連續創業者李遠最近頻繁往返於深圳與香港之間。

他過去曾經營一家制造業公司,如今涉足新能源充電樁領域,並開始探索 RWA。在港府發布《政策宣言 2.0》後,他迅速着手研究其中的每一項表述,試圖找出屬於自己的那一寸“跑道”。

在諸多政策中,他最爲關注的,無疑是有關“穩定幣”與“RWA”(現實世界資產)結合的部分。

“穩定幣的發行是巨頭們的遊戲,但場景落地才是普通創業者的機會。”李遠說。

在他看來,穩定幣作爲媒介、RWA 作爲載體,意味着中國的產業資產,尤其是目前面臨產能壓力的綠色能源、基建等板塊,有機會通過“鏈上出海”的方式,觸達全球。他甚至把 RWA 比作“新一輪的中國資產出海”,一個以區塊鏈技術爲支撐,以穩定幣爲通道的新出口體系。

這種思路,也正在成爲一種共識。

華夏基金香港首席執行官甘添表示:“未來 5 到 10 年,傳統金融資產都會走向鏈上,RWA 將解決當前市場的痛點,香港將發揮引領作用,重新定義全球資產流通格局。”

這一政策導向,在香港的政策文件中已有清晰表述,多處內容鼓勵現實世界資產的代幣化,並特別提及新能源領域:

“我們積極鼓勵創新應用場景,包括代幣化傳統金融產品(如貨幣市場基金及其他基金)以及現實世界資產(如電動車充電站)的收益流。”

“政府將加大力度拓展代幣化方案,……包括貴金屬(如黃金)、有色金屬及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板)等的多元應用。”

在這一領域,能源企業協鑫集團的副董事長費智有着切身的觀察體會。他指出,光伏資產具備合法合規、現金流清晰、產權明確且符合 ESG 標準等特性,是最具代表性的“鏈上資產”類型。通過 RWA,這些綠色資產可以爲穩定幣提供堅實的價值支撐。

香港中華煤氣首席財務官楊磊明也指出,RWA 不僅能幫助能源企業對固定收益類資產進行代幣化管理,提升資產流通效率,配合穩定幣的國際結算功能,更有望拓展全球貿易版圖。

在新能源 RWA 的實踐上,螞蟻數科走在了行業前列。

自 2024 年 8 月以來,螞蟻數科已先後與多家新能源企業合作,將充電樁、戶用光伏等資產上鏈,轉化爲可交易的 RWA 資產。

首個項目便在香港落地,攜手朗新科技,以旗下約 9000 座充電樁爲基礎資產,完成了約 1 億元人民幣的融資。此後,2024 年 12 月,螞蟻與協鑫能科合作,推出了國內首單光伏綠色資產 RWA 項目,融資額超過 2 億元人民幣。2025 年 3 月,又與巡鷹集團合作,將換電櫃與鋰電池資產進行鏈上通證化,涉及資金規模達數千萬港元。

在香港金管局主導的 Ensemble 沙盒計劃中,螞蟻數科已通過區塊鏈 + IoT 技術連接超過 1,500 萬臺能源設備,打造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鏈上資產平台。

當發電資產、儲能系統與綠色金融工具被逐步通證化,跨境流通的鏈上金融生態已悄然成型。未來,新能源 RWA 有望衍生出信用產品、金融衍生品、碳資產交易,構建以電力資產爲錨的全球數字金融體系。

中國資產,香港上鏈

對李遠來說,香港不只是一個城市,更是一座通向全球的橋梁。

借助香港的法律體系、金融開放與國際化環境,他可以更高效地對接國際資本與合規機構,這正是數字資產時代“出海”的最佳通道。

隨着《數字資產發展政策宣言 2.0》的發布,香港正從本地金融中心躍升爲全球數字資產規則的制度輸出地,打造穩定幣和 RWA 的東方樣本。

“我們將香港作爲螞蟻數科的海外總部,既輻射中東、歐洲,也服務中國企業出海,最終把資金和信任帶回香港。”螞蟻數科副總裁邊卓羣這樣定義香港的戰略角色。

事實上,香港在區塊鏈基礎設施建設上的積累並非短期行爲。

自 2016 年起,香港便推動區塊鏈技術在貿易融資、支付清算與虛擬資產監管中的應用,數碼港的設立更爲生態發展奠定了基礎。進入 2020 年,港府先後推出虛擬銀行牌照與《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營運指引》,爲數字資產交易提供清晰的監管路徑。2023 年,“數碼港元”項目啓動,探索央行數字貨幣(CBDC)與代幣化資產的協同效應。

2024 年,螞蟻數科發布“兩鏈一橋”RWA 平台,推動新能源資產在香港的上鏈與交易,朗新科技、協鑫能科、巡鷹集團成功在香港能源上鏈,完成跨境融資。

2025 年 6 月,《政策宣言 2.0 》發布後,螞蟻數科同步開放 Layer 網路、大模型工具、區塊鏈 + IoT 架構與機構級 Web3 錢包。7 月,和香港理工大學達成戰略合作,圍繞 AI 和 Web3 技術,打造全球科技創新策源地。

可以說,香港已經成爲中國新能源資產“上鏈—融資—交易—跨境流通”的先行示範區。

對於像李遠這樣的內地創業者來說,香港不再只是傳統的融資中轉站,而是能將自身技術與資產推向全球市場的橋頭堡,“中國資產,香港上鏈,走向全球”或將成爲中國創業者的新選擇。

在這個新興的數字經濟版圖中,香港既是起點,也是歸宿。

RWA-0.6%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1
  • 分享
留言
0/400
乌鸦座飞机vip
· 10小時前
国人没格局,不能信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