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火的 AI 玩具,全行業等待一個「成功案例」

作者:蘇子華

AI 玩具創業熱潮,第一階段的答卷來了。

過去一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將「AI 玩具」創業視爲一條出路。

在中關村的一個 AI 主題沙龍中,一位剛剛從互聯網公司離職的運營崗員工表示:

「不想上班了,想做一款 AI 玩具,賣向海外。趁着風口,應該很有前景。」

在抖音、小紅書、視頻號等社交媒體中,隨便點開一個「AI 玩具」主題的帖子,在評論區幾乎都能找到抱有類似想法的年輕人。

同樣,出入國內外各種科技展會,你會發現,不論是展示技術解決方案,還是展示完整成品,只要是和「AI 玩具」相關的展位,幾乎都會吸引到最多的客流量,被圍得「水泄不通」。

打造一個像科幻電影中有情感、有智慧的 AI 陪伴機器人,似乎成了一門觸手可及的生意。

人們希望 AI 玩具提供情感陪伴價值|圖片來源:the Guardian

然而,熱鬧的表象掩蓋不了尷尬的事實。

過去一年,美團、百度、阿裏、字節、微軟、安克創新等大廠背景的創業者,帶着一線基金的投資,扎堆入局,打造「有情感、有靈魂」的 AI 玩具。但是,一年過去,鮮少有團隊真正推出了能在市面上售賣的產品。

一家接觸過上述多位互聯網背景創業者的語音技術公司負責人,感概創業者們面臨的壓力,「語音模型發展速度不達預期,導致產品實際效果還不達預期,影響了產品的上市進程。很多公司拿了投資機構的錢,馬上就要一年了,到時如果產品還沒有推出,可能不太好對投資人交待。」

而即便是推出了產品,反饋也不太樂觀。目前,玩具上市公司、互聯網背景創業者推出的大多數 AI 毛絨玩具,價格在四、五百元左右,主打的功能是聊天對話、講故事。

從買家反饋來看,產品交互復雜、語音聊天 AI 味兒重、頻頻斷網、響應遲頓等問題十分突出,讓人很難有耐心聽它說話。

多位 AI 玩具技術方案商向極客公園推測,目前在售的四五百元價位的 AI 毛絨玩具退貨率可能在 30% 以上。

另一方面,大量湧現的 AI 玩具技術方案商,也正在堵住雄心勃勃的「AI 創業者」的路。一位華強北的技術方案商對極客公園表示,「春節過後,手裏一下子多了幾十家玩具廠商客戶。其中有一款藍牙玩具產品在添加了 AI 對話功能之後,銷量重回巔峯。」

互聯網精英們曾經宣稱要打造的「有情感互動、有靈魂」的產品,已經率先被「華強北」們所兌現,並且以 100 多元的成品價格迅速推向市場,將利潤空間無限壓低。

華強北既能帶給草根們快速致富的希望,也在無情地澆滅着互聯網人的創業夢。

第一批 AI 玩具,本質上是賣「語音盒子」

事實上,我們拆解一下市面上第一批在售的比較知名的 AI 玩具,其實質基本是:毛絨玩具+語音盒子。

比如,上市公司奧飛娛樂推出的「AI 喜羊羊」,實豐文化推出的「AI 魔法星」,原天貓精靈合夥人創立的 BubblePal,這些產品都是將項鏈形的掛件,掛在毛絨玩具脖子上,而掛件本身內置了能夠聯網的 Wi-Fi 模組,實現用戶與 AI 大模型的聊天對話。

目前市面上在售的具有代表性的 AI 玩具|圖片來源:網路

FoloToy 推出的 Magicbox 智能對話盒子,簡單講,是一個搭載了 AI 大模型的電路板套件,體積小巧,可以內置於任何玩具裏,用戶可以設定其角色。

它們主打的聊天、講故事、播放音樂等功能,與一個接入了大模型的藍牙音箱並無二致。

這就是我們目前在市場上能夠看到、買到的第一批 AI 玩具。

一位技術方案商觀察到,很多澄海的源頭玩具廠找來談合作,「他們可能也感知到了這是個新方向,他們只是想出點錢,先試試,而不是說建立研發團隊。」

他總結道,中低端的玩具廠商更多是將 AI 當作營銷噱頭,不指望它帶來高溢價、高毛利,而是希望趁着 AI 風口熱度,多出貨,多清理掉一些庫存。因此,產品價格普遍在 100 元左右,價格較低,用戶購買之後,即便覺得語音聊天功能不好用,通常也在可忍受範圍內,不一定會退貨。

「其實大家也不確定,給玩具加了聊天功能之後,究竟能產生多大的價值。」他說,「從實際的玩具行業來看,一個純毛絨玩具一般在百元左右,如果加了一個 AI 盒子之後,用戶可能也不會爲此付出更高的溢價。如果溢價高了,很可能退貨率也高了。」

目前購買 AI 玩具的用戶,願意付出更高的溢價,很大程度上也是衝着語音聊天的功能。因此語音聊天效果的好壞,幾乎決定了一款產品的成敗。

而語音聊天效果的好壞,往往不掌握在 AI 玩具創業者自己手中。

從技術層面看,目前上市的 AI 玩具更多是調用豆包、百度、聲網等第三方語音識別或合成方案,再接入大模型。

大模型決定了聊天助手的智慧,語音識別、合成等環節決定了語音聊天的效果,比如是否響應快、是否足夠擬人化、智能打斷、是否具備情感理解能力。

以上決定對話聊天效果的因素,無論哪一個,AI 玩具廠商都無法自己控制。

另外,AI 硬件品牌 rabbit 創始人在極客公園旗下播客《開始連接》中,復盤過去一年的 AI 創業時提到一個關鍵詞:失控。他表示,AI 時代的創業,與以往最大的不同在於:開發者對最終效果失控了。

「AI 模型是黑盒子,它的表現有不確定性。開發者做 Multi-agent,把 Reasoning(推理)、Planning(規劃)、Execution(執行)都交給 AI,能做的只是看結果、反向優化。天已經變了。」

可以說,僅僅以大模型爲產品賣點的「AI 玩具創業者」並不掌握 AI 玩具核心賣點。同時,也無法控制自身的研發進度。

玩具賽道,不是 AI 創業者的「捷徑」

一切似乎都沒有朝着互聯網人的預期邁進。

過去一年,無論是互聯網行業,還是一線投資機構,紛紛將玩具視作 AI 落地的最快途徑。火山引擎、阿裏雲、百度雲等雲廠商在各地舉辦「AI 硬件」、「AI 玩具」主題的閉門活動,不斷給「AI 玩具」造勢,其宣傳口徑大多如出一轍:

「AI 玩具具備堅實的應用推廣基礎,有望成爲最快爆發的 AI 終端之一。」

「AI 技術正以燎原之勢重塑玩具產業」

「AI 玩具 600 億市場狂飆」

「短期內 AI 玩具是 AI 較爲理想的落地場景」

「AI 硬件有望成爲 AI 時代的流量入口」

現在看,創業者曾經對 AI 玩具商業模式的諸多設想紛紛被打破。

互聯網人曾經設想 AI 玩具靠持續向用戶收取模型調用費、訂閱費,來實現大模型落地的設想被推翻。尤其在 DeepSeek 開源之後,頂級大模型的價格、獲取門檻不斷下降,塗鴉智能、小智 AI 等廠商直接將 AI 助手調用免費化。大模型依舊吸引人,但是以大模型能力爲賣點的商業模式,被擊碎。

大模型的獲取門檻在迅速降低的同時,硬件的技術門檻也在迅速降低。

DeepSeek 的開源、高性能,助推了大量 AI 玩具技術集成方案商在 2025 年春節前後湧現,推出整套 AI 玩具技術方案,提供完整的芯片、大模型接入、實時音視頻能力。他們迅速拉低了 AI 玩具技術創業門檻。

行業人士透露,較低配置的語音盒子,幾十元就可以搞定。而這個成本還在繼續降低,「之前行業裏主要是高端的方案,最近幾個月卷起來了,現在都在壓成本。」

AI 玩具技術方案商「輕語 AI」主打 Wi-Fi 模組業務,簡單說就是將芯片封裝爲模組,集成天線、抗幹擾電路等組件,縮短開發週期(傳統硬件需半年,模組方案可縮短至 1 個月)。其相關負責人觀察到,芯片原廠正在通過開放底層能力降低技術門檻,推動行業泡沫化。他預測,「今年可能多出幾百家競爭者。」

AI 硬件的開發門檻越來越低,已經降低至「小學生」難度。開發難度的降低,帶來的是各種形態的 AI 硬件的誕生。

比如,免費的開源 AI 硬件項目「小智 AI」,大量用戶通過自行購買麥克風、喇叭、電路板等組件,通過 DIY 的方式親手制作能夠語音聊天的形態各異的小玩具,或是用 AI 聊天控制智能家居等等,極富想象力。極客公園獲悉,在過去兩個月裏,接入小智 AI 的設備增加了 10 萬臺,以每月翻倍的速度在高速增長。

一個新的共識正在達成:僅僅依托於硬件集成能力,將大模型能力當作賣點的「AI 玩具」創業團隊,優勢將不復存在。玩具首先要好玩,「科技含量」是次要的。AI 玩具並不是展示 AI 技術能力的競技場。

AI 玩具市場仍處於早期的產品定義階段。依托於大模型提供的交流能力,開闢「情感科技」新賽道或許是會有更長遠的未來。

AI 毛絨玩具 Ropet|圖片來源:kickstarter

比如,最近推出的 AI 毛絨玩偶 Fuzozo 將重心放在自研的多模態情感模型(MEM),將大模型、語音能力的技術提升更多交於合作夥伴之後,提升自身在陪伴、玩法、情感互動上的能力。其不失爲一條更貼近玩具本質的路。以及,在 kickstarter 上眾籌 20 萬美元的 AI 毛絨玩具 Ropet,也是同樣。

一位從業 20 餘年的智能硬件公司老板,最近也開闢了 AI 玩具業務,「我的團隊成員,很想做這個事情,很有熱情。」但他坦言對於 AI 玩具並不看好。

「短期內可能會賣出去一些,但長期挑戰太大。」

他認爲,能否持續圍繞 IP 打造文化內容、升級玩法,形成自己的品牌護城河,是這項業務的核心。「這個非常有挑戰,中國的企業最強的是第一快速,第二低成本。品牌打造、渠道建設目前比較薄弱。」

不過,他旋即補充道,「但是團隊年輕人的熱情,還是要支持一下。」

期待第二批 AI 玩具的亮相。

查看原文
本頁面內容僅供參考,非招攬或要約,也不提供投資、稅務或法律諮詢。詳見聲明了解更多風險披露。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io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