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MBG任务挑战# 發帖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想要瓜分1,000枚MBG?現在就來參與,展示你的洞察與實操,成爲MBG推廣達人!
💰️ 本期將評選出20位優質發帖用戶,每人可輕鬆獲得50枚MBG!
如何參與:
1️⃣ 調研MBG項目
對MBG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MBG相關活動(包括CandyDrop、Launchpool或現貨交易),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現貨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MBG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下列活動連結):
Gate第287期Launchpool:MBG — 質押ETH、MBG即可免費瓜分112,500 MBG,每小時領取獎勵!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30
Gate CandyDrop第55期:CandyDrop x MBG — 通過首次交易、交易MBG、邀請好友註冊交易即可分187,500 MBG!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
鏈下擴容深度剖析:從比特幣閃電網絡到以太坊Layer2方案
鏈下擴容深度解析
1. 擴容的必要性
區塊鏈的未來願景是去中心化、安全性和可擴展性,但通常只能實現其中兩個,這被稱爲區塊鏈的不可能三角問題。多年來,人們一直在探索如何在保證去中心化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區塊鏈的吞吐量和交易速度,即解決擴容問題,這是當前區塊鏈發展中的熱點話題之一。
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安全性和可擴展性簡單定義如下:
去中心化:任何人都可以成爲節點參與區塊鏈系統,節點數量越多,去中心化程度越高,確保網路不受少數大型中心化參與者控制。
安全性:獲取區塊鏈系統控制權所需成本越高,安全性越高,能抵抗較大比例參與者的攻擊。
可擴展性:區塊鏈處理大量交易的能力。
比特幣網路的第一次重大硬分叉源於擴容問題。隨着用戶數量和交易量增多,1MB 區塊上限的比特幣網路開始面臨擁堵;2015 年起,比特幣社區就擴容問題存在分歧,一方支持擴大區塊,另一方支持使用隔離見證優化主鏈結構。2017 年 8 月 1 日,支持擴大區塊的一方自行開發 8MB 客戶端系統運行,導致比特幣首次重大硬分叉,誕生了新幣種 BCH。
以太坊網路也選擇犧牲一部分可擴展性來保障安全性和去中心化,通過對區塊燃料費設置上限來限定交易量。從 2017 年的 CryptoKitties 到後來的 DeFi、GameFi 和 NFT 等應用興起,市場對吞吐量需求不斷增加,但以太坊每秒僅能處理 15-45 筆交易,導致交易成本增加、結算時間變長,大部分 DApp 難以承受運行成本,整個網路變得又慢又貴,亟需解決擴容問題。理想的擴容方案是:在不犧牲去中心化和安全性的前提下,盡可能提高交易速度和吞吐量。
2. 擴容方案的類別
按照"是否改變一層主網"爲標準,可將擴容方案分爲鏈上擴容和鏈下擴容兩大類。
2.1 鏈上擴容
核心概念:通過改變一層主網協議達到擴容效果的解決方案,目前主要方案是分片。
鏈上擴容有多種方案,此處簡要列舉兩種:
方案一:擴大區塊空間,增加每個區塊打包的交易數量,但會提高節點設備要求,降低去中心化程度。
方案二:分片,將區塊鏈帳本分成若幹部分,由不同節點負責不同記帳,並行計算可同時處理多個交易;可降低節點計算壓力和加入門檻,提高交易處理速度和去中心化程度;但全網算力被分散,會降低整個網路的安全性。
改變一層主網協議可能產生難以預料的負面影響,底層細微安全漏洞會嚴重威脅整個網路安全,可能導致分叉或中斷修復升級。
2.2 鏈下擴容
核心概念:不改變現有一層主網協議的擴容解決方案。
鏈下擴容方案可細分爲 Layer2 和其他方案:
Layer2 方案包括:
其他方案包括:
3. 鏈下擴容的方案
3.1 State Channels
3.1.1 概要
狀態通道規定只有在通道開啓、關閉或解決糾紛時,用戶才需與主網交互,將用戶間交互放在鏈下進行,以降低交易時間和成本,實現交易次數不受限制。
狀態通道是簡單的 P2P 協議,適合"基於回合的應用",如兩人棋類遊戲。每個通道由主網上的多籤智能合約管理,控制存入資產、驗證狀態更新,並仲裁爭議。參與者在部署合約後存入資金並鎖定,雙方籤名確認後通道正式開通。通道允許不限次數的鏈下免費交易(只要轉帳總額不超過存入代幣)。參與者輪流發送狀態更新並等待對方籤名確認。正常情況下狀態更新不上傳主網,只有出現爭議或關閉通道時才依賴主網確認。關閉通道時,任一參與者可在主網提出請求,如獲全員一致籤名,則立即執行;否則需等待"挑戰期"結束再收到剩餘資金。
狀態通道可大幅減少主網計算量,提升交易速度,降低交易成本。
3.1.2 時間線
3.1.3 技術原理
傳統鏈上工作流程:用戶與主網智能合約交互,通過發送交易改變合約狀態。缺點是帶來時間和成本問題。
狀態通道工作流程:
悲觀情況下:
3.1.4 優缺點
優點:
缺點:
3.1.5 應用
比特幣閃電網絡:
概述: 閃電網絡是比特幣網路的小額支付通道,技術演變經歷:單向支付通道、雙向支付通道、多人支付網絡。通過鏈下支付通道和中間人構成交易網路,解決比特幣網路擴容問題。使用流程爲"存款(建立通道)→閃電網絡交易(更新通道狀態)→退款/結算(結束通道)"。理論上每秒可處理百萬筆交易。
時間線:
生態發展: 閃電網絡生態從下到上依次爲:底層BTC網路、核心基礎設施、各種DApps。核心基礎設施包括閃電網絡解決方案和節點流動性服務。基礎設施之上是支付和金融服務等應用程序。目前已有超過20個類別和100多個應用,涵蓋支付、錢包、節點管理、瀏覽器擴展、播客和流媒體等領域。
以太坊雷電網絡:
概述: 雷電網絡是基於以太坊的小額支付通道,與閃電網絡類似,通過建立狀態通道擴展鏈上交易,實現快速低費用的ERC20代幣支付。
時間線:
目前未獲廣泛採用,原因包括:
生態發展: 目前生態發展緩慢,團隊正改造使其運行在以太坊Layer2 Rollup網路上,以降低創建通道Gas費用。2022年5月在Arbitrum上線,成爲L2之上的L2。未來將以Rollups爲中心轉變,作爲補充方案。
Celer Network:
概述: Celer Network本質是增加激勵層(CELR代幣)的閃電網絡,通過鏈外擴展技術和激勵經濟模型構建快速低成本的高頻交互DApps,如電子競技平台等。
技術原理: 用戶在鏈下狀態通道進行交互,只有在需要時(如出現爭議)才在鏈上驗證。通過鏈下地址轉換器OAT,鏈下地址可唯一映射鏈上智能合約。
架構包括三層:
時間線:
生態發展: 隨區塊鏈生態向多鏈發展,Celer Network轉變爲支持跨鏈的L2擴容聚合平台,推出DeFi協議Layer2.finance、信息跨鏈協議Celer IM和資產跨鏈橋cBridge等產品。cBridge已支持139種代幣和38條鏈。2022年11月集成進MetaMask Bridges Beta和zkSync 2.0測試網。
3.1.6 應用比較
比特幣閃電網絡:
以太坊雷電網絡:
Celer Network:
![萬字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