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社區策略:打造價值共識還是制造拋壓隱患

robot
摘要生成中

項目方的社區策略:自掘墳墓還是創造價值?

在當前加密貨幣市場中,新項目普遍面臨上線即破發的困境。代幣剛上線就遭遇大量拋壓,卻無人願意接盤。爲應對這一局面,一些項目方採取了各種策略,試圖在上線初期營造更好的市場表現。這些做法包括在代幣生成事件(TGE)前通過內部渠道大量控制代幣、推出空投質押鎖倉計劃,或者直接通過某些方式限制空投發放。

然而,這些做法背後隱藏着一個深層問題:項目方似乎將自己辛苦構建的社區等同於潛在的賣壓來源。這不禁讓人疑惑,既然如此,爲何還要投入大量精力去建設社區?社區成員難道不應該成爲支持項目的買盤力量嗎?

事實上,許多項目方對社區建設的理解存在偏差。他們往往將社區建設視爲滿足交易所上幣要求的必要條件,或者作爲爭取更優質交易所合作的籌碼。在這種思維下,"社區"被簡化爲一系列冰冷的數字指標,如成員數量和增長速度。項目方追求在短時間內實現社區規模的爆發式增長,比如一個月內達到50萬成員。

爲實現這些目標,市場上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增長策略,包括利用各種任務平台、社交媒體工具和意見領袖網路。這些策略通常以"零門檻參與"、"空投福利"等吸引力十足的口號來吸引大量用戶,迅速實現所謂的"有機增長"。

然而,這種增長模式的弊端顯而易見。它吸引來的大多是以獲取短期利益爲目的的"擼毛黨",而非真正認同項目價值的支持者。如果項目的唯一目標是快速上幣並退出,那麼這種策略確實高效有效。但對於希望長期發展的項目而言,這無疑是在自掘墳墓。

回到最初的問題:爲什麼現在的社區成員往往成爲賣盤而非買盤?答案其實很簡單,這是項目方最初的社區定位和市場策略所決定的必然結果。

當項目方將社區成員視爲刷數據的工具,而社區成員參與的主要目的是爲了賺取空投時,雙方之間就缺乏了真正的價值認同。項目發放的代幣在本質上成爲了一種債務,是對用戶提供數據和參與度的補償,而非真正的資產。

因此,當代幣正式發行時,這些空投自然而然地變成了拋壓。這種結果不僅損害了項目的長期發展,也浪費了建立真正有價值社區的機會。

要改變這種局面,項目方需要重新思考社區建設的本質。真正有價值的社區應該基於共同的願景和目標,而不僅僅是短期利益的交換。只有當社區成員真正認同項目的價值,並願意長期參與和支持時,社區才能成爲項目發展的堅實後盾,而不是潛在的威脅。

社區是幣價破發的罪魁禍首?Crypto項目方正在自掘墳墓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9
  • 分享
留言
0/400
Liquidation Survivorvip
· 07-27 21:11
割一茬韭菜而已...
回復0
RektHuntervip
· 07-27 03:13
炒就完事了
回復0
WagmiOrRektvip
· 07-25 01:33
这盘又在割社区?
回復0
链圈打工人vip
· 07-25 01:19
割了割了 下一个项目
回復0
钱包管理员vip
· 07-25 01:18
多签是刚需 hodl才是王道
回復0
InfraVibesvip
· 07-25 01:16
项目方心里苦啊
回復0
ServantOfSatoshivip
· 07-25 01:14
社区氪金结果反倒被当韭菜
回復0
VitaliksTwinvip
· 07-25 01:13
解散!散了吧!
回復0
链上资深吃瓜群众vip
· 07-25 01:12
大饼一跌全暴毙了
回復0
查看更多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