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確時間押注小團隊可能帶來的指數級收益,而我們怎麼才能取得如此大收益呢,一直在思考。。。。



1. Peter Thiel 投資 Facebook(2004年)
- 投資額:50萬美元(估值500萬美元)
- 回報:約1000倍(2012年套現時股份價值超10億美元)

2. 亞馬遜(1995年)
- 早期投資者:Nick Hanauer等
- 投資額:每10萬美元可獲得公司1%股份
- 回報:1萬美元投資今天價值超20億美元

3. 孫正義投資阿裏巴巴(1999年)
- 投資額:2000萬美元
- 回報:2000年追加的1億美元投資在2014年IPO時價值約500億美元

4. Accel Partners投資Facebook(2005年)
- 投資額:1270萬美元(估值1億美元)
- 回報:約200倍(2012年股份價值超50億美元)

5. Bezos投資Google(1998年)
- 個人天使投資:25萬美元
- 回報:約2.5萬倍(2012年股份價值超2.5億美元)

6. Mike Markkula投資蘋果(1977年)
- 投資額:25萬美元(佔1/3股份)
- 回報:約1500倍(1980年IPO時價值超1.5億美元)

7. 手機對面的您,投資了...(2025年)
- 投資額: 10美元
- 回報: 約十百倍+ (2026年)

請注意:
1. 機會窗口短暫:上述案例都在公司收入爲零或極低時進入
2. 非對稱回報:天使投資損失上限是本金,但收益可能達百千倍

最後,引用Peter Thiel說的一句:"最反主流的投資行爲是:在無人看好的領域發現價值,而這正是超額回報的來源。"
查看原文
post-image
post-image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