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coin能否突破10美元?深度解析Telegram區塊鏈整合戰略與技術優勢 | TON價格預測

曾被美國 SEC 叫停的 Telegram 區塊鏈項目 TON(Telegram Open Network)已由社區重啓爲“The Open Network”,並獲 Telegram 官方支持。憑藉與 10 億用戶的深度整合、無限分片技術及高速交易性能,Toncoin 在 2024 年實現爆發式增長:鏈上活躍錢包一年內從 290 萬激增至 3200 萬,總鎖倉價值(TVL)從 7600 萬美元攀升至 7.4 億美元。盡管面臨監管遺留問題、大戶持倉集中等挑戰,分析師指出 TON 正形成對稱三角形技術形態,預示未來可能出現 50% 的價格突破。

從 SEC 訴訟到社區重生:TON 的曲折起源

2018 年,Telegram 創始人 Pavel 和 Nikolai Durov 通過破紀錄的 17 億美元融資啓動區塊鏈項目 TON,旨在構建足以服務全球用戶的高速網路。然而 2020 年,美國 SEC 將其原生代幣“Gram”認定爲非法證券,迫使 Telegram 退款並終止項目。此後,社區開發者組成 TON 基金會,基於開源代碼繼續開發,最終獲得 Telegram 認可,成爲其官方支持的區塊鏈網路。

十億級用戶整合:打造無形加密經濟體驗

TON 的核心優勢在於深度集成 Telegram 的十億用戶生態。內置的“@wallet”及自托管錢包 TON Space 支持用戶像發送表情一樣輕鬆轉移加密貨幣。此外,Telegram 將 50% 的廣告收入以 Toncoin 形式分享給公共頻道主,月均萬億次觀看量爲代幣創造了強勁需求。近期推出的“Telegram Stars”應用內貨幣也可兌換爲 TON,進一步強化了聊天應用內的數字經濟閉環。

無限分片架構:突破性能瓶頸的技術創新

TON 採用獨特的“無限分片”設計,智能合約通過消息傳遞並行處理,理論最高支持 2^60 條子鏈,公開測試中達到 104,715 TPS,遠超多數競爭對手。與 Solana(常遇中斷)和以太坊(依賴 Layer-2 擴容)不同,TON 的可擴展性內生於底層架構。網路基於權益證明(PoS)運行,年通脹率約 0.6%,並通過社區投票銷毀一半交易費用,增強代幣稀缺性。

鏈上數據爆發:從 Notcoin 到 TVL 增長的動力

2024 年 TON 鏈上活動顯著增長:每日活躍錢包數從一年前的 290 萬增至 3200 萬,很大程度上歸功於 Notcoin(NOT)和 Hamster Kombat(HMSTR)等“點擊賺錢”遊戲的病毒式傳播,成功引導數百萬用戶創建首個加密錢包。與此同時,網路 TVL 從約 7600 萬美元升至 7.4 億美元峯值,去中心化交易所 STON. fi 和 DeDust. io 成爲主要貢獻者,Tether(USDT)的接入進一步推動金融活動活躍。

價格預測與挑戰:能否突破 10 美元關鍵位?

TON 現價介於 3.06–3.18 美元,市值約 78.5 億美元。若漲至 10 美元,市值需超 250 億美元,躋身頂級加密資產之列。實現該目標需依賴三大因素:整體加密市場向好、Telegram 用戶持續轉化、以及跨鏈橋等技術承諾落地。

然而,TON 仍面臨 SEC 監管遺留問題(美國主流交易所仍難交易)、大戶持倉集中(約 68% 供應由少數地址控制)、以及驗證節點高門檻等挑戰。爲此,TON 基金會推出“Society DAO”治理項目,嘗試將更多控制權和收益移交社區。

技術分析顯示關鍵形態,或迎來 50% 波動

加密貨幣分析師 Ali Martinez 指出,TON 日線圖正形成對稱三角形形態,通常意味着價格即將突破。一旦有效突破上軌或下軌,可能引發 50% 的價格波動。目前 TON 價格逐漸接近形態末端,近期可能測試下軌支撐,突破方向將成爲後續走勢關鍵。

結語

Toncoin 憑藉其技術獨特性、Telegram 的龐大用戶基礎及活躍的鏈上生態,已成爲 202 年最具增長潛力的區塊鏈項目之一。盡管仍需應對監管不確定性及中心化質疑,其“應用內區塊鏈”的整合模式爲加密大規模採用提供了新範式。能否突破 10 美元並成長爲頂級公鏈,取決於技術落地、社區治理及宏觀環境的共同作用。

TON1.24%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