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中的隐性失业?近30天仅12% 以太坊和25% Solana协议有收入

以太坊与Solana的协议闲置现象“隐性失业”指的是表面上看似就业的劳动力,其实并未为经济做出实质贡献。类似的现象可以在顶级智能合约区块链上找到,尤其是以太坊和Solana等平台,其中大量去中心化协议未能产生任何收益。本文分析了这些区块链上“幽灵数字城市”式的闲置协议如何增加网络的存储负担、带来安全风险,并降低整体经济效率。

根据DeFiLlama的数据,以太坊是全球最大的智能合约区块链,托管着1271个协议。然而,在过去30天中,令人震惊的是,88%的协议(即1121个项目)并未产生任何收入。与此类似,以太坊的竞争对手Solana,虽然生态系统较小,托管了264个协议,但其中75%的协议在过去几天内也没有产生收益。

这意味着,尽管以太坊和Solana托管了大量协议,但其中只有少数在近期内捕捉到任何经济价值,类似于那部分领取薪水却不贡献产出的劳动力,或是那些无法产生经济回报的幽灵城市。

智能合约区块链的潜在问题

  1. 存储负担 每个智能合约,无论是否活跃,都会被永久存储在区块链上。这些不可变的数据增加了区块链的体积,所有网络节点必须存储和维护这些历史记录。随着合约数量的增加,运行节点所需的存储和带宽也不断上升。虽然单个不活跃合约的影响微乎其微,但成千上万个“幽灵协议”会随时间推移增加网络的长期运营成本。
  2. 安全与漏洞风险 大量不活跃或废弃的合约形成了更大的攻击面。即便某个智能合约已不再使用,它仍可能含有漏洞,一旦被利用,可能对生态系统的其他部分或锁仓的资金造成不可预见的后果。这为网络带来了系统性风险,安全研究人员和审计人员必须持续监控这些风险。
  3. 经济低效 这正是“隐性失业”类比最为贴切的地方。尽管这些项目没有直接导致网络拥堵,但它们代表了资本和开发者时间的集体浪费,这些投入并未创造出网络上有生产力的资产。用于部署这些项目的资金、时间和精力实际上被锁定在非生产状态,这拖慢了整个生态系统的效率。
  4. 用户体验的障碍 大量的闲置项目可能使得新用户很难找到并信任真正活跃的协议。浏览一堆已经失败或废弃的项目会让人感到困惑,且可能降低整体用户体验。

结语: 区块链上大量无收益协议的存在,不仅增加了网络的存储负担、带来了安全风险,还导致了经济效率的低下。类似于“幽灵城市”,这些无产出的智能合约协议代表了开发者的时间和资本浪费,拖慢了整个区块链生态的前进步伐。

ETH0.19%
SOL-4.3%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