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联合推广任务上线!
本次活动总奖池:1,250 枚 ES
任务目标:推广 Eclipse($ES)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ES 专场
📄 详情参考:
Launchpool 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4
Alpha 第11期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7
🧩【任务内容】
请围绕 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活动进行内容创作,并晒出参与截图。
📸【参与方式】
1️⃣ 带上Tag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发帖
2️⃣ 晒出以下任一截图:
Launchpool 质押截图(BTC / ETH / ES)
Alpha 交易页面截图(交易 ES)
3️⃣ 发布图文内容,可参考以下方向(≥60字):
简介 ES/Eclipse 项目亮点、代币机制等基本信息
分享你对 ES 项目的观点、前景判断、挖矿体验等
分析 Launchpool 挖矿 或 Alpha 积分玩法的策略和收益对比
🎁【奖励说明】
评选内容质量最优的 10 位 Launchpool/Gate
零知识证明数字身份的挑战:多元化身份体系或成未来趋势
零知识证明与数字身份:挑战与机遇
目前,在数字身份系统中应用零知识证明技术来保护隐私已逐渐成为主流。各类基于零知识证明的数字身份项目正在开发用户友好的软件包,让用户无需透露身份细节就能证明自己持有有效身份。采用生物识别技术进行验证并通过零知识证明保障隐私的World ID项目,其用户数量近期已突破1000万。中国台湾地区的一个数字身份政府项目也运用了零知识证明,欧盟在数字身份领域的工作也越来越重视零知识证明技术。
从表面看,基于零知识证明的数字身份被广泛采用,似乎是去中心化技术发展的一大胜利。它能在不牺牲隐私的前提下,保护社交媒体、投票系统及各类互联网服务免受女巫攻击和机器人操纵。但事情是否真的如此简单?基于零知识证明的身份是否仍存在风险?本文将阐述以下观点:
零知识证明包装的身份存在的问题
尽管零知识证明包装能很好地保护隐私,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零知识证明本身无法实现匿名性。如果应用程序为每位用户分配唯一的应用专属ID,且用户只能拥有一个账户,这可能会降低用户实际获得的匿名性水平。
零知识证明本身无法保护用户免受胁迫。即使用户不公开自己的密钥,但如果遭受胁迫被迫公开呢?政府可能会强制要求透露密钥以查看所有活动。
零知识证明本身无法解决非隐私类风险。所有身份形式都存在边缘案例,比如无法覆盖无国籍人士、多重国籍带来的特权、生物特征因伤病受损导致身份失效等。这些问题与隐私无关,零知识证明无法解决。
财富证明的局限性
有观点认为可以完全依赖"财富证明"来防范女巫攻击,而无需构建任何形式的身份系统。但这种方案在某些场景中并不适用,尤其是:
类全民基本收入场景:需要向极广泛的用户群体发放一定数量资产或服务,且不考虑其支付能力。
类治理场景:治理系统不应将"一人掌控10万美元"与"1000人共持10万美元"赋予同等权重。后者代表1000个独立个体,包含更丰富的信息。
这表明,身份系统仍然是必要的,但对其遵循"一人一身份"的严格规则要求已不再存在。
理想状态:获得N个身份的成本为N²
从技术角度来看,对"一人一票"这种明确规则的需求已不存在。理想的身份系统应该:
综合考虑匿名性需求和限制大型主体权力的需求,理想状态是获得N个身份的成本为N²。
多元身份体系可实现理想状态
多元身份体系指不存在单一主导发行机构的身份机制,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
显性多元身份:通过社群中其他人的证明来证实自己的身份。
隐性多元身份:存在众多不同的身份提供者,应用兼容多种身份认证。
多元身份体系具备匿名性、容错性等优势,能很好地平衡各方需求。零知识证明可以进一步增强多元身份体系的匿名性。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某一种身份形式的市场占有率接近100%,多元身份体系的优势就会失效。因此,过于追求"普适性"的身份系统可能会面临风险。
理想情况下,"一人一身份"项目可以与基于社交图谱的身份体系融合,为后者提供初始支撑,创造足够多的"种子用户",从而发展出全球分布式社交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