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独家活动: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开启!
参与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并在 Gate广场发布你的原创内容,即有机会瓜分 4,000 枚 $PUBLIC 奖励池!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参与方式
在 Gate广场发布与 PublicAI (PUBLIC) 或当前 Launchpool 活动相关的原创内容
内容需不少于 100 字(可为分析、教程、创意图文、测评等)
添加话题: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带 Launchpool 参与截图(如质押记录、领取页面等)
🏆 奖励设置(总计 4,000 枚 $PUBLIC)
🥇 一等奖(1名):1,500 $PUBLIC
🥈 二等奖(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奖(5名):每人 200 $PUBLIC
📋 评选标准
内容质量(相关性、清晰度、创意性)
互动热度(点赞、评论)
含有 Launchpool 参与截图的帖子将优先考虑
📄 注意事项
所有内容须为原创,严禁抄袭或虚假互动
获奖用户需完成 Gate广场实名认证
Gate 保留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香港稳定币最新消息:京东、蚂蚁集团可能错过首批牌照名单
香港《稳定币条例》已于 8 月 1 日正式生效,香港进入稳定币合规时代,牌照申请、场景探索成为热议话题。然而,近日市场传出消息,一些前期被视为热门的申请者,如京东、蚂蚁集团等网路平台,或许很难出现在首批执照名单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项消息不仅引发业界关注,也揭示了香港在稳定币监管上的严谨态度。
一、牌照申请热度高涨,但门槛超乎预期
「目前牌照申请热度很高,我们接触到的就有数十家。」从事虚拟资产合规业务的人士吴君告诉界面新闻,尽管从 8 月起才正式受理申请,但已有很多内地背景机构与香港金管局进行了前期沟通,涉及行业包括互联网、实业、金融等。连日以来,为了处理顾问业务,加班到凌晨对吴君而言已经是家常便饭。
然而,有接近香港稳定币牌照申请人的消息人士称,随着监管细则落地,香港稳定币热潮将有所消退,尤其应用场景主要为跨境支付的非金融机构申请人,或因难以实现监管要求的「核实每一个持币人的身份」的安排,主动放弃在早期阶段参与。这也意味着,前期大热门如京东、蚂蚁这样的网路平台,或许很难出现在首批执照名单上。
二、传统金融机构与中资背景的优势
在稳定币牌照的争夺战中,传统金融机构和具备中资背景的实体似乎更具优势。
中信集团
透过香港的子公司信银国际联合了一些机构,意在申请首批稳定币牌照。
中银香港
有业内人士表示,中银香港是香港的三大发钞行之一,如果发行稳定币,有先天优势,也能让两地监理者安心。
三、香港银行在数位资产业务的快速成长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发布《香港财富管理市场:机会与前景》一文。文中提到,香港银行在数位资产业务发展呈现快速成长。相关监管指引推出后,越来越多银行开拓销售数位资产相关产品和代币化资产,以及数位资产保管的业务。截至 2025 年 7 月中,22 家银行获准销售数位资产相关产品,13 家银行获准销售代币化证券,另有五家银行获准提供数位资产保管服务。2025 年上半年银行数位资产相关产品及代币化资产交易总额达 261 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 233%,并已超过去年全年交易总额。多家资产管理公司亦相继公布计划推出代币化产品,加上政府积极推动代币化债券发行,相信香港在数位资产领域的成长动能将持续,为香港财富管理业务发展带来新动力。
四、韩国银行业的稳定币布局:借鉴与竞争
随着有关稳定币合法化的讨论迅速升温,韩国主要商业银行正在加紧制定与加密货币和稳定币相关的业务计划。新韩银行、友利银行、KB 国民银行等成立了数位资产专案工作小组。友利银行组成 9 人团队推动稳定币及数位钱包业务,也与区块链新创公司达成合作;KB 金融集团设立数位资产应对委员会,协调旗下保险、证券等子公司资源。
目前,韩国国会正审议多项加密产业改革法案,其中包含允许金融机构发行稳定币的内容。银行业者认为提前布局可抢先机,各银行已申请 81 项稳定币相关商标。此外,KEB 韩亚银行、釜山银行等地区性银行也成立区块链研究团队,Upbit 合作方 K 银行组成数位资产特别工作小组。业内人士称,虽立法尚需时日,但提前准备利于政策落实后快速推出服务。
结语:
香港稳定币牌照的申请热潮,揭示了市场对稳定币巨大潜力的认可。然而,金管局对「核实每一个持币人的身份」的严格要求,可能成为非金融机构,特别是跨境支付为主的网路平台,在早期阶段获得牌照的障碍。这也意味着,首批获批的稳定币发行人,很可能将是具备深厚合规经验和技术实力的传统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