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原理解析:Curve創始人新項目Yield Basis是如何將無償損失降到0的?

其實大家持有代幣時,尤其打算長期持有時,還是希望有個場所可以將隨存隨取,單幣理財,賺取幣本位利息。

只是,無常損失和需要添加兩種代幣,一直是阻止用戶和機構添加 LP 的最大障礙。

所以,有沒有可能把 LP 的無常損失,與正常單幣價格波動間的關係,通過一個公式表示出來。

再根據公式調整 LP,使得 LP 價值跟隨現貨價值波動,從而把無常損失降爲 0?

Curve 創始人 Michael Egorov 的新項目 yield basis 解決了這個問題。他發現如果現貨價值變動是 P,那將代幣添加至 LP 時,LP 價值變動爲 √p (根號 p)。(相關文章:《Curve創始人新作主網上線在即,如何用Yield Basis賺取比特幣並規避無常損失?》)

學過小學二年級數學的各位讀者應該知道, √p * √p = P , 只要加倍下 LP 的價值,就能使 LP 價值的變動錨定現貨了。

如何加倍呢?沒錯,槓杆!!這就是 yieldbasis 核心原理之一復合槓杆 (Compounding Leverage) 策略,將用戶存入的資產,在後端完成抵押借貸,實現 2x 復合槓杆,以使 LP 價值變動錨定現貨,消除無常損失。

問題是,LP 在添加時終究還是表現爲兩種代幣,比如 BTC-USDT 交易對,盡管在 yieldbasis,用戶僅需單幣存入協議即可,借貸等復雜步驟由後端智能合約自動完成,但代幣價格波動,LP 債務出現偏離該怎麼辦?

需要第三方的幫助,也就是套利者。這就是 yieldbasis 另外的核心原理虛擬池 (Virtual Pool)、再平衡(Rebalancing AMM)和閃電貸,通過這些功能,讓第三方套利者幫助用戶 LP 債務平衡。

這裏需要說明一點, yieldbasis 從總收入中預留一部分資金,用於激勵套利者維持系統平衡。所以套利過程中,LP 並未受到損失。

yieldbasis 回測了 2019-2024 6年歷史數據,在 2021 年牛市期間,APR 峯值達到 60%。在比較冷淡的市場條件下,APR 約爲 9-10%。期間,BTC/USD 流動性池的價格風險敞口與持有 BTC 單幣相似。

該項目將單獨發幣,據 The Block 報道,目前已經以 5000 萬美元的代幣估值融資 500 萬美元,該輪融資超額認購 15 倍。

大家爲 yieldbasis 貢獻的 TVL,最終將添加至 Curve。本質上,yieldbasis 以解決無常損失的方式,爲 Curve 增加流動性。

對 Curve 影響,

直接影響主要體現在,

1)增加 Curve TVL 和池子深度,預計帶來更多交易量和手續費收益;

2)再平衡產生額外交易,增加 Curve 收入;

3)增加 crvUSD 需求,產生鑄幣收入。

————————————————————————————————————

在產品具體實現上,

yieldbasis 將背後數學原理的復雜性抽象出去,用戶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存入單幣,目前披露的資料看,前期僅支持 BTC。

前文提到過,yieldbasis 原理的本質是利用槓杆借貸,將原本 LP 價值波動的數學曲線 √p ,變爲 P 。讓 LP 價值波動隨着現貨波動,實現無償損失降爲 0 。借貸、虛擬池 (Virtual Pool)、再平衡(Rebalancing AMM)、套利等概念都爲了這個目的服務。

在實際後端操作中,yieldbasis 會自動完成復合槓杆 (Compounding Leverage) 策略,抵押用戶資產,借出 crvUSD,再組 LP,維持 2x 復合槓杆。

並通過虛擬池 (Virtual Pool)、再平衡(Rebalancing AMM)和閃電貸,允許套利者參與,用戶頭寸的槓杆率維持在 2x,從而消除 LP 的無常損失,讓 LP 價值波動錨定代幣波動。

yieldbasis 產品流程如下:

1/ 用戶存入 BTC(或 ETH)單幣,獲得 ybBTC(或 ybETH)作爲憑證。

(用戶需要的操作,其實到這一步就已然結束了。)

接下來,全部都是 yieldbasis 系統自動操作。

2/ 抵押借貸加槓杆

將用戶存入的 BTC(或 ETH)作爲抵押品,借入等值 crvUSD。

將 BTC(或 ETH)和借出的 crvUSD 一起存入 Curve 流動性池,維持 2x槓杆(債務始終是 LP 價值的一半)。

關於 2 x槓杆的實現,雖然白皮書未詳細說明,但根據官方文檔暗示,

關鍵在於 LP Token 的特殊性:

1)LP Token 本身包含 50% 穩定幣,作爲抵押品風險較單一資產低;

2)系統可能對 LP Token 設置了特殊的抵押參數:

3)通過專門的 CDP 實現接近 100% 的抵押率;

3/ 自動再平衡,應對價格波動

具體實現過程,可查看白皮書,涉及到的數學計算實在是過於復雜。

但總的來說,

通過再平衡 AMM 和套利者自動維持:

1)BTC 漲時:套利者幫助系統借更多 crvUSD,增加 LP;

2)BTC 下跌時:套利者幫助系統贖回部分 LP,償還債務;

3)套利者獲得小額利潤,系統恢復 2x 槓杆。

————————————————————————————————————

好了,最後還是要盡可能說明下 yieldbasis 實現的數學基礎部分,因爲這部分確實很精彩。當然了,建議睡眠前閱讀,效果拔羣。

yieldbasis 數學核心是,

pLP =√p.

總得來說,在經典 AMM 中,流動性價格遵循 pLP = √p 的關係,通過應用 L=2 的復合槓杆,可以將價格表現從 √p 轉變爲 p,這使得槓杆化的 LP 頭寸價格表現與單一資產(如 BTC)相同。

解釋下,

AMM 恆定乘積公式 x * y = k,其中

x = 池中穩定幣(如 USD)的數量

y = 池中加密資產(如 BTC)的數量

k = 常數

假設 BTC 價格爲 p(以 USD 計價),則

x = p * y

其實也就是組 LP 的兩個代幣價值相等,50/50。所以其實 LP 總價值可以用 py的平方,即 k = py² 表示。於是,

y = √(k/p) (√不是對號,是根號,回想下高中數學,-害)

x = p · y = p · √(k/p) = √(p*k)

LP 總價值 = x + p * y

= √(p·k) + p·√(k/p)

= √(p·k) + √(p²·k/p) = √(p·k) + √(p·k)

= 2√(p·k)

然後,假設初始時刻資產價格爲 t0,之後變爲 t1,則

LP 初始總價值 = 2√(p₀·k) LP 變化後總價值 = 2√(p₁·k)

變化的比率 = LP 變化後總價值 / LP 初始總價值

= 2√(p₁·k) / 2√(p₀·k)

= √(p₁/p₀)

假設初始時刻 t0 時,資產價格爲 1單元,則價值變化的比率 = √(p₁/1) = √p₁

這就是 pLP =√p 的來源, pLP 是 LP 價值相對變化值,√p 就是這個值。

也就是,當 BTC 價格變爲 4 倍時,LP 價值只變爲 √4 = 2 倍,這就是無常損失的根源。

所以這也是爲什麼要加 2倍槓杆,因爲 (√p)² = p ,也就是加 2倍槓杆之後,LP 的變化值變成了 P,也就是現貨價格,也就消除了無常損失。可以安心喫手續費了。

喂喂,睡着了嗎?

BTC1.13%
CRVUSD0.07%
ETH3.82%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