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引人深思的觀點引起了我的注意:比特幣達到 100 萬美元的關鍵,並非依賴於普通投資者的熱情,而是取決於國家層面的戰略博弈。
這一觀點顛覆了許多人的認知。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爲比特幣要實現如此巨大的增值,需要全民參與和普及。然而,事實可能並非如此簡單。
讓我們來看看數據:整個比特幣網路中,真正可流通的比特幣僅有 200 萬枚。這意味着,一旦這些有限的比特幣被大量吸納,其價格不會緩慢漲,而可能呈現出斷崖式的急劇重估。
更令人矚目的是,近期有央行開始研究一個名爲"Hyperbitcoinization"(比特幣全面貨幣化)的課題。這無疑是一個震撼金融界的信號,預示着比特幣可能在未來的貨幣體系中扮演更爲重要的角色。
那麼,比特幣達到 100 萬美元的可能性有多大?從當前價格到 100 萬美元,大約需要 10 倍的增長。乍聽之下似乎遙不可及,但回顧比特幣的歷史,我們會發現它曾經實現過 17 倍的漲幅。關鍵的區別在於,這次的潛在推動力不是散戶投機,而是國家層面的參與。
這種情況讓人聯想到上世紀德國貨幣崩潰的場景。當時,貨幣貶值並非緩慢進行,而是在一夜之間急劇貶值。類似的劇烈變化可能在法定貨幣與比特幣之間再次上演。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這一趨勢表現出明顯的擔憂。以薩爾瓦多爲例,盡管外界認爲該國在 IMF 壓力下做出了妥協,但事實上,他們保留了最核心的比特幣政策:比特幣交易零資本
這一觀點顛覆了許多人的認知。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爲比特幣要實現如此巨大的增值,需要全民參與和普及。然而,事實可能並非如此簡單。
讓我們來看看數據:整個比特幣網路中,真正可流通的比特幣僅有 200 萬枚。這意味着,一旦這些有限的比特幣被大量吸納,其價格不會緩慢漲,而可能呈現出斷崖式的急劇重估。
更令人矚目的是,近期有央行開始研究一個名爲"Hyperbitcoinization"(比特幣全面貨幣化)的課題。這無疑是一個震撼金融界的信號,預示着比特幣可能在未來的貨幣體系中扮演更爲重要的角色。
那麼,比特幣達到 100 萬美元的可能性有多大?從當前價格到 100 萬美元,大約需要 10 倍的增長。乍聽之下似乎遙不可及,但回顧比特幣的歷史,我們會發現它曾經實現過 17 倍的漲幅。關鍵的區別在於,這次的潛在推動力不是散戶投機,而是國家層面的參與。
這種情況讓人聯想到上世紀德國貨幣崩潰的場景。當時,貨幣貶值並非緩慢進行,而是在一夜之間急劇貶值。類似的劇烈變化可能在法定貨幣與比特幣之間再次上演。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這一趨勢表現出明顯的擔憂。以薩爾瓦多爲例,盡管外界認爲該國在 IMF 壓力下做出了妥協,但事實上,他們保留了最核心的比特幣政策:比特幣交易零資本
BTC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