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将放宽对持牌加密货币的银行规定

香港正在采取措施放宽对持有数字资产的银行的资本要求。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了一项咨询,提议对许可的加密货币进行新的分类,相关规则将于2026年1月生效。该框架不再将所有数字资产在银行规则下一视同仁,而是将符合稳定币框架的代币化资产和稳定币与比特币或以太坊等无支持加密货币区分开来。获得许可的加密货币和合规的稳定币所需的资本将大大减少,而风险较高的代币仍将面临较重的要求。

巴塞尔规则与比特币 adoption 的挑战

当前的巴塞尔规则对几乎所有类型的数字资产适用1250%的风险权重。实际上,这使得银行持有这些资产变得不经济。香港的计划减少了某些资产的负担,同时没有忽视风险。它为银行参与数字市场打开了大门,但仅限于那些已获得许可并受到支持的资产。监管机构不再将每种数字资产都置于相同的规则之下,而是展现出更加谨慎的做法。他们希望制定反映每种资产实际运作方式的规则,而不仅仅是对所有资产的一刀切限制。

稳定币许可和投资者保护标准

Animoca 的 Yat Siu 认为稳定币框架是亚洲最先进的之一,并指出中央银行的许可在该地区很少见。另一方面,来自 HKUST 的 Bo Tang 指出严格的客户身份验证规则可能会减缓采用,特别是在跨境交易中,每个收款人可能都需要一个香港账户。监管机构在优先事项上也很明确。SFC 强调,保管规则旨在保护投资者,同时仍然留有增长的空间。

比较全球对许可加密资产的不同方法

预计第一批许可证将在明年初发放。这给银行留出几个月的时间来准备,在资本要求正式开始之前。香港的做法与其他地区形成对比。美国通过GENIUS法案采取了强硬立场,禁止无牌稳定币三年后完全流通。欧盟的MiCAR制度已经到位,具有严格的储备要求。新加坡将其稳定币规则限制在某些主要货币上,并要求全额储备并进行每月检查。英国尚不清楚何时会实施其规则。与此同时,瑞士继续保持非常开放的环境,对各种数字资产活动有明确的规则。

与稳定币活动相关的一些公司在消息发布后股价飙升,尽管监管机构警告存在投机和欺诈风险。香港金融管理局表示,最初只会批准一小部分稳定币发行者。这种谨慎的推出显示了香港试图达到的平衡。它在开放数字资产的大门的同时,仍然保持严格的监管控制。

创新、监管与区域影响

这一发展使香港成为亚洲数字资产监管的领导者。它还在测试如何将传统银行与新型货币相结合。银行和交易所仍面临障碍,例如账户审批缓慢,但新规则至少是朝着明确性迈出的一步。如果实施顺利,可能会进行调整,使资本框架在不降低保障的情况下更加商业化。

这个策略在地缘政治上也很重要。中国大陆仍然禁止加密货币交易。相比之下,香港采取了更开放的态度,这可能会影响该地区的思维。该市将持牌加密货币与有利的银行规则联系在一起,并制定了明确的稳定币框架。它表明可以在保持对风险的谨慎关注的同时进行创新。

这一政策的成功将取决于执行、市场反应以及银行在规则实施后是否真正参与。然而,它使香港成为少数几个准备在明确的监管标准下将持牌加密货币和稳定币整合入其银行系统的金融中心之一。

BTC0.6%
ETH1.68%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