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y Silbert:从比特币早期投资到Bittensor AI网络愿景

robot
摘要生成中

从比特币开拓者到AI革命:Barry的加密货币帝国与Bittensor愿景

在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DCG创始人兼CEO Barry Silbert无疑是行业中的一位先驱人物。在最新播客访谈中,Barry分享了他从早期比特币投资者到构建DCG及其子公司的历程,经历了市场的牛熊转换,包括2022年的加密货币崩盘。

如今,Barry将目光投向了下一个重大赌注 - Bittensor。他详细阐述了作为Yuma创始人兼CEO的角色,以及Bittensor如何可能成为比比特币更具变革性的去中心化智能网络层。本文将深入探讨Barry的经历、DCG的发展、2022年危机以及他对Bittensor和AI未来的展望。

对话DCG创始人:从比特币先驱到AI革命,Barry的加密货币帝国与Bittensor愿景

比特币启蒙之旅

Barry最初是一名投资银行家,但他意识到需要创造新事物,于是创立了第一个私人股票和非流动性资产的交易市场Second Market。这个平台在2008年信贷危机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交易如Facebook和Twitter等公司股票的重要渠道。

2011年,Barry首次接触到比特币。经过六个月的研究,他意识到比特币可能会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并决定参与其中。他通过Mt. Gox平台以7-8美元的价格购买了价值几十万美元的比特币。随后,他开始寻找构建比特币基础设施的公司进行投资,如Coinbase、Chainalysis和Ripple等。

Grayscale与DCG的诞生

Barry意识到需要建立一个类似黄金ETF的比特币版本。由于SEC当时不会允许比特币ETF,他们将其作为私人工具推出,然后在OTC QX市场公开交易,这就成为了Grayscale比特币信托。

最终,Barry将Second Market卖给了纳斯达克,全力投入比特币。比特币产品成为了Grayscale,交易业务成为了Genesis,投资组合则成为了DCG。

Grayscale现在管理着约300亿美元的资产,有超过30种不同的产品。Barry将Grayscale视为下一个先锋集团,开创加密投资。

DCG的投资策略是识别有机会改变世界的协议和代币,然后为这些生态系统带来他们的能力:投资、建设、购买、教育、创造访问机会。

2022年加密货币崩盘与危机

2022年的加密货币崩盘源于全球经济冲击和过度杠杆。Terra Luna的脱钩事件引发了连锁反应,随后Three Arrows Capital(3AC)未能满足Genesis追加保证金要求,成为导火索。FTX事件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不信任情绪,最终迫使Genesis关闭业务并进入破产程序。

Barry在这场危机中面临了许多挑战,包括社交媒体上的虚假信息和死亡威胁。同时,他的女儿被诊断出患有癌症,这给他带来了额外的压力。

AI与加密的交叉创新:Bittensor

Barry对AI和区块链的交叉领域产生了兴趣。他认为Bittensor是加密领域的下一个大时代,类似于比特币、以太坊、NFT、L2和DeFi等重要主题。

Bittensor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智能网络,旨在创建一个全球无许可的平台,通过激励全球智能解决任何问题或挑战。它采用与比特币相同的代币经济学,拥有2100万的代币上限,并引入了类似比特币的减半机制。

Bittensor平台已上线88个子网,每个子网都有自己的代币,通过TAO进行交易。这种结构促进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和协作。

Barry认为Bittensor可能成为比特币作为全球价值存储的更好版本。它旨在通过利用全球智能来帮助解决重大问题,为去中心化工作团队提供激励机制,并促进团队协作。

Yuma计划在今年推出产品解决方案,使人们能够直接接触子网,进一步推动Bittensor生态系统的发展。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3
  • 分享
评论
0/400
反向指标君vip
· 07-08 09:04
btc又跌了?看他折腾啥
回复0
GateUser-afe07a92vip
· 07-08 09:03
几把算命?
回复0
rug_connoisseurvip
· 07-08 09:02
又吹新项目了,无语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