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回顾:从Coding到Trading,聊聊交易大牛是如何炼成的

8月14日,我们邀请到一位网名叫 void* 的交易员参与对谈。 他曾是头部大厂的程序员,在2019年全职投身加密货币交易。在经历过数次高杠杆合约交易带来的“腰斩”阵痛后,他逐渐放弃了对短期暴利的追求,转而构建了一套以“长期生存”为核心的交易体系。 而期权是这套体系的基石。通过提供稳定的现金流,既帮助他在市场中“活下去”,也让他能“拿得住”看好的核心资产,从而捕获完整的周期利润。 以下为本期直播的文字整理: 程序员如何踏入交易江湖 昆卡:请 void* 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比如教育和成长经历。 void*:我是全日制本科毕业。年纪可能相对这一轮的新同学稍微大一些。本科毕业后在BAT三家大厂之一工作,2016年接触加密圈,2017年开始正式在加密圈做投资,从2019年开始就全职做币圈和美股的交易了。 昆卡:16年开始接触加密,17年大力投入,19年全职all in,可以聊一下你第一次是怎么接触到加密行业的吗? void*:其实更早了解到的时候是2013年,我的OKX账户注册时间就是13年。当时比特币在人民币价格几百块钱的时候有一波小行情,我就注册账户用几百块钱买了一点点比特币,然后放在那里没怎么管它。 一直到 2016、17 年那一波牛市,比特币价格涨起来上了新闻,我才重新开始关注。正好我是写代码的,就去仔细看了看比特币的代码,又了解了一些记账特性和代币经济学设计。 我本人一直对投资感兴趣,而加密正好是计算机技术和二级市场交易的交叉领域,所以就比较感兴趣。2017年开始做一些加密货币的投资,那时候主要做大饼。 ICO 疯狂年代的一瞥 昆卡:我印象中您入圈的 2016、17 年算是币圈的“古早时代”了,当时除了现货交易,您有没有关注或参与别的赛道,例如那时候非常火的 ICO 众筹? void*:ICO 就是“充钱买币”。我也参与过 EOS 的众筹,当时大家都往里冲,结果大家也都亏了钱。记得 EOS 价格第三波涨到多少来着?我都忘了,总之最后我亏了不少。 EOS 正好是 2017 年那波牛市的尾声阶段出的项目。以太坊那时候也涨了一阵,EOS 出来后在整个中文圈被炒得特别火。我记得当时还有个人叫帝师,到处在鼓吹 EOS。 昆卡:现在回头看,当时那个 ICO 疯狂年代真是各种人和故事都有,挺魔幻的。你当时在2016-17年那波,有见过什么光怪陆离的现象吗? void*:割得最惨的一次,就是 EOS。我这个人风险偏好还是偏保守的,一般的故事忽悠不了我,但EOS忽悠得比较厉害。 之前牛市涨上天的时候我没赶上,感觉错过了很多机会,又要等三四年,心有不甘。这个东西在市场尾声阶段出来,炒得那么热,技术吹得那么好,说要干掉以太坊,就很容易让人冲进去。 杠杆交易的疯狂岁月 昆卡:除了 EOS 这么大的项目以外,你有没有在其他项目上亏过很多钱的经历? void*:二级也有。因为我毕竟不是科班出身,不可能一进圈子就玩期权那么高阶的东西。最开始还是从现货做起,后来逐渐过渡到做合约(期货)。 2017 年行情好的时候我基本只碰现货;到了 2019 年那轮小牛市,我开始更多地交易合约。2019 到 2021 年大牛市高潮那段时间,我几乎全天候在做合约交易,而且偏好中短线操作,持仓几天或者日内进出这样。杠杆比例开得也比较高——不过相比很多动辄 10 倍以上杠杆的激进玩家,我用的四五倍杠杆算是克制的了。 当时我用的是 CTA 策略。因为我会编程,就利用技术手段做了几年的历史数据回测,测出策略的大致胜率和盈亏比。然后就像机器一样按照模型去交易。这种模型策略在特定阶段(几个月内)跑得确实很好,收益曲线很漂亮。但是当市场结构和节奏改变时,比如从单边上行的主升浪行情转为周线级别的横盘震荡——就像目前这样——原来那套纯粹追涨杀跌的策略就会变钝,逐渐失效,开始亏钱。 比较大的回撤我也经历过,像两天之内账户净值腰斩50%这种事儿我干过不止一回。我印象中有三四次,两天亏掉一半,然后又拼命赚回来;再腰斩,再拉上去……如此循环折腾,最后搞得我也扛不住了。我当时心想:“太累了,命要紧。”于是先从账户里提了一部分资金出来保命。 昆卡:你当时那些合约交易主要是用程序全自动跑,没有手动操作对吧? void*:不完全是。我每次下单前最后还是会人工确认一下。我比较谨慎,没敢完全让机器自动下单。毕竟我写的交易程序还没有成熟到可以完全放手的地步,所以我都会人工介入检查一下。 昆卡:那时候你会不会整晚熬夜盯盘? void*:线性产品肯定会涉及到这个问题。因为用了杠杆肯定要设止损,对吧?不可能啥都不管直接睡觉——万一不设止损线,一觉醒来仓位可能就没了。所以挂了止损以后,半夜价格打到止损线,手机报警一响,人就得爬起来看看。因为你往往不甘心就此退出,还想再进场。 举个例子吧:假设趋势真的很强,从 5000 美元一路涨到 2 万美元,而我却在中途六七千被止损洗出去,那我肯定不甘心呀。所以止损被触发后,我常常会盯着盘面看:价格在止损位附近不走、来回盘整,这时候我就在想要不要把仓位接回来。于是工作就来了:不停地盯盘。 2020 年“312”暴跌之前的那一月份、二月份,我就曾经连续几晚通宵守在电脑前。每次价格跌破止损把我洗出去,我就死盯着它看;看到价格又涨回我认为可能突破的点位,我又杀回去。结果半小时后行情又崩了……反反复复,往复循环。

熬夜盯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止损出局后心有不甘,总想着再搏一把;或者止盈离场后又想再多赚一点,就一直守着找机会重新进场。对我来说,盯盘基本就是源于这种心理。 昆卡:在那样高强度的连续通宵盯盘下,你当时身体状况还好吗? void*:年轻嘛,短期熬夜还能撑住,只要不是长年累月这么干就还好。不过说实话,那段时间每天都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整个人有点躁狂的感觉。因为交易做对的时候特别爽,一下子赚了很多;做错的时候又被打脸,心情落差很大。 等冷静下来,我也会反思:如果那时候别这么疯,理智一点,或者把那段时间拿去踢踢球、跑跑步,我的状态是不是会更好? 期权:更高容错率的交易武器 昆卡:经历过几次两三天内净值腰斩 50%的极端波动,这些经历对你现在形成的交易风格有什么影响吗? void*:并不是要“一棒子打死”短线高杠杆策略,确实有些选手合约做得很厉害。但是就我而言,如果长期只做这种线性杠杆交易,又想赚很大的收益,那大回撤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用四五倍乃至更高杠杆做波段,拉长周期看迟早会遇到踩空踩雷的时候。

正因为如此,在大概 2019 年那会儿上一轮熊市末期,我开始转向期权交易。期权可以用来对冲风险,相当于给自己减负,现在我通过期权来把交易的整体风风险水平降下来。 昆卡:从最开始的现货交易,到后来加杠杆做合约,再到熊市时开始用期权,这三种交易工具主要有什么区别? void*:我理解的区别是这样的:现货就是直接持有标的资产,价格上下波动不会把你踢出场;杠杆合约是把盈亏按比例放大,但如果碰到极端波动,你可能中途会因为保证金不足被迫平仓退出——只要用了杠杆,这一点是注定的;期权则是一种非线性工具,它可以提供更多角度、更多时间维度来表达你对行情的观点。在容错率方面,期权能给你更大的空间,让你交易起来更从容一些。 当然,需要盯盘的时候还是要盯,但不需要像高杠杆合约那样每五分钟紧张地盯着盘面了。 昆卡:目前看来,期权是您一直专注交易的领域。您能分享一下为什么期权值得您长期深耕吗? void*:期权本身并没有让我赚更多的钱,但它让我能够更坚定地持有自己看好的标的。通过期权策略,我每一天都有现金流进账,这让我可以很舒服地拿着现货。日常累积的这些现金流,又可以用来上一些低成本的杠杆,让杠杆的止损成本打折扣,从而在周线级别的大趋势中获得大利润。

要说用期权短期投机涨跌,那肯定不如直接上合约来得刺激。但拉长周期来看,期权帮助我更平稳地持仓,控制好心态,做好风控,从而顺利躲过漫长的低迷行情——比如现在这种持续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盘整期。 昆卡:在牛市、熊市、震荡市中,你觉得期权各自能发挥什么作用吗? void*:牛市初段,我更倾向于用熊市积累的现金流直接买远期的call,如果call价格太贵就直接上合约,然后买put来兜底。 横盘震荡时开始做备兑/反备兑刷成本,适当做一些抛货,价格下来再接货。 熊市的话,我个人不太喜欢做空。你做这个标的是要在这个圈子里面,就像我们不要什么做空自己的祖国一样,不要做空自己的行业。无论做多做空,一个很长的趋势,必须要有一个很长的持股信念。做多比较容易实现,但在各种利空消息下也很难拿得住,做空就更是了。做空行情来得快,反弹也快,止盈非常难。做空难度比做多要更高一些。 交易之道: 最重要的是选对标的 昆卡: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交易员,您肯定有自己的一套交易体系。您的交易体系是如何搭建的? void*:聊交易体系之前,我觉得最重要的是选对交易标的。哪怕再好的体系,选错了对象也白搭。所以第一步是挑选你充分研究过并且发自内心相信的资产,尤其要看它最糟糕的时候你是否依然有信心持有。举个例子,比如比特币在 2020 年“312”暴跌时一度跌到 3000 多美元,在那种至暗时刻你还能不能拿得住?如果你的信仰标的不具备这样的基本面,那后面的一切就无从谈起了。这是建立交易体系的前提。 至于我的交易体系本身,我大致分为几个方面:第一是行情分析(技术分析为主,辅以宏观和基本面分析);第二是资金管理和风控;第三是交易心态;第四是交易工具的选择。

行情分析: 市场上的技术分析流派五花八门,什么K线形态、波浪理论、均线系统等等。看起来各种各样,但其实本质上描述的都是市场走势的共性,只是表象不同罢了。说到底,技术分析就是个“后视镜”,不可能让你每次都准确抄底逃顶。但找到一种自己用着顺手的方法,能够大致判断出趋势方向和阶段高低点,对我来说就足够了。 我的做法是将基本面作为技术分析结论的一个验证和补充。因为大众都知道的基本面信息往往滞后,而且市场里永远有人比你更早知道消息。他们根据提前掌握的信息交易,已经把变化反映在盘面技术走势中了。所以我通常是技术面先行判断,然后用后来的基本面变化来验证我的技术判断是否正确。举个例子:2022 年 10~11 月那会儿,比特币在连续下跌后开始筑底回升。当时美联储还在加息,但注意到 11 月加息幅度从之前的 50 个基点缩小到了 25 个基点。我当时通过技术面判断那里可能是阶段性底部,随后看到这个基本面信号和我的判断相符,于是更加坚定地抓住了那波上涨。大概我的理念就是“技术先发现苗头,基本面再来印证”。 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 这一块要结合自己的风险偏好。我个人的风险偏好并不高,我很清楚自己只是个普通人,不可能每次都对。承认这一点的表现就是:在我觉得接近底部或顶部的时候,我会主动控制仓位。比如假设我把仓位分成 10 份,在我判断某个阶段性高点到了,我会逐步卖出几份仓位锁定收益;反过来,在我认为接近阶段性底部时,也会分批逐步接回仓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满仓梭哈进出。满仓押注对的时候确实很爽,但一旦看错损失也极其惨烈,人会很疲惫,而且整天心神不宁,影响生活。如今我更注重分散仓位、降低波动带来的心理压力。另外风控方面还有很多细节,比如止损位设置、仓位杠杆比例等等,就不一一展开了。 心态管理: 这一点因人而异。圈里有些交易者我很熟,他们总是坚信自己判断是对的,恨不得逢人就宣传“这波一定涨”,然后事后还喜欢晒战绩,享受那种“被证明正确”的满足感。但对我来说,我内心深处承认自己无法预测行情。行情判断对了,里面有运气成分,可能也有一点技术上的作用,但我更关注如果判断错了我能不能承受。所以我现在心态尽量平和,看对看错都很正常。下单之前我一定问自己:“如果方向错了,这笔亏损我能接受吗?” 而不是幻想“如果赌对了我能赚多少钱”。不要一开仓就先想着赚够买房买车,而是要先想想错了怎么办。另外,不要刻意跟市场唱反调。比如全市场都认定某件事会发生,你非要逆向押注它不会发生,这种跟趋势作对的操作大概率会很痛苦。 工具选择: 不是每种交易工具在任何行情下都适用。单边上涨的主升浪行情里,其实大多数人用什么方法都能赚钱:均线也好,布林带也好,只要方向对了谁都赚。但在长期横盘的行情中,用期货这类线性工具就比较难受——开仓之后行情不上不下来回磨,你不断被止损止盈来回扫,之前趋势行情里赚的利润可能在漫长的震荡中被一点点吞噬掉。大家也知道,暴涨暴跌的剧烈行情只占总时间很小一部分,大多数时间市场是在横盘。所以我们要考虑如何应对长时间的横盘局面,获取一些收益弥补等待。比如卖出期权收权利金,就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横盘时期没有趋势收益的缺憾。当然,如果横盘时间过长,波动率持续走低,卖方收益也会越来越有限。这种情况下不如干脆选择观望,等待下一次大的趋势来临就好了。 昆卡:你刚说交易中分仓很重要,是怎么分仓的? void*:单一品种要分批建仓,比如分5份,或者买5个不同行权价、不同行权日的期权,不要一次买完。把建仓价和建仓日都打散,给自己增加容错。底部很少是V型的,给自己容错空间。如果做周线级别的底部,分到几个小时或一两天慢慢来,不要一次全进去。现货、合约、期权在风险可控情况下我喜欢放一块,对总体账户有把控。账户保证金占用率(MM)控制在 ≤5%。 昆卡:可以聊聊你平常用的期权策略是哪几种吗?在什么场景下用什么策略? void*:我的策略是跟随自己的观点。比如我认为这是一个周线级别的底部,我就会开始分批卖出虚值的看跌期权(Put)。当行情进入日线级别或4小时级别的调整时,再根据情况做进一步操作,比如接货、平仓,或者用其他方法去对冲。 昆卡:如果碰到像312那种极端的场景,你会有额外的应对方式吗?比如场外充值? void*:312那种情况,如果你仓位不重的话也就还好,顶多是接到了一些比较贵的筹码。我觉得防范极端风险的手段,需要在风险发生之前就做好。平常就把自己的底线留出来,做好风控。尽量不要把自己逼到墙角。当事情真的发生时,你除了充值,能做的就很少了,非常考验临场经验和心理状态。 昆卡:你从2016年入圈,对加密行业各个赛道,比如 DeFi、GameFi、RWA 等有什么看法? void*:我个人还是比较保守的。一个行业要吸引更多的资金和流量,一定要制造热点,热点带来财富效应,就能拉新人入场。对于各种赛道,我的一个观察是,上一轮行情中已经爆火过的同类型的东西,在下一轮行情中可能很难再去复制它暴涨的财富神话。可以关注的是每个周期里一些比较新的东西,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热度又比较大,讨论的人也比较多。最好是很多小白或者影响力没那么大的人在讨论,而不是那种粉丝量特别大的KOL都在说这个事。 昆卡:你从一个开发者接触了比特币白皮书和以太坊,这么多年观察下来,你对这两个加密世界的基础设施的价值和看法有没有什么改变? void*:我对 BTC 一直很坚信,它能承载一部分去中心化金融或者说个人金融绝对所有权的需求。BTC 目前基本成为了一种类似宗教性质的东西,它不需要去做各种迭代,大家对它有充分的共识。但以太坊不太像,它更像一个科技新兴公司,它需要不断做出一些亮眼的、有前瞻性的技术进步,让大家看到未来,这样它的预期才能支撑价格更好地往上走。这是我觉得它和 BTC 一个不同的点。 昆卡:所以你对比特币有坚决持有的信仰? void*:如果我不去做技术分析,不去管宏观的话,我是有的。但既然我觉得自己能看一个大概的周期,我还是会做一些择时的判断。 给新手和中阶交易员的建议 昆卡:如果想入门期权,你觉得从哪里开始比较好?对新人来说有哪些容易掉进去的坑? void*:要想学习期权,我觉得搜搜SignalPlus 在 B 站的视频就挺好的。但更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能挣到比较大的钱,不是因为期权放大了你的盈利,而是因为你选的标的物本身足够好,你自己又比较幸运地站在了对的周期上,选对了周期的方向,然后坚定地持有,再加上用期权做好了风控或者上了合适的杠杆,才能达到一个比较好的结果。这些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另外,我觉得可能别的老师没有提过的一点是,首先要有自己对行情的观点。如果你对行情没有观点,那期权很难用好。除非你资金量很大,去做波动率套利。对于中小资金来说,一定是基于你自己的一套行情观点,而不是今天看A的分析,明天看B的,后天看C的,被别人影响自己的操作。一定要有自己对价格贵贱的感觉。 昆卡:如果你想给长期做期权交易的新人一些建议,你会说什么? void*:拿一笔自己可以承受损失的小资金,先下水试一试。我身边有很多朋友想学,但他们就一直看书,可能看了三四个月,账户还没开。 昆卡:那对于一个已经在市场里扑腾了一段时间的中阶交易员,你有什么建议? void*:这个因人而异,每个交易员都有自己的风格。我就谈谈我的体会吧:如果一个人在市场沉浸了几年而仍然活跃着(也就是没被淘汰),那么首先要反复检验和打磨自己的交易观,弄清楚自己到底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简单说,要知道一年里哪些阶段的行情自己是有把握赚到钱的。相反,也要明白在什么样的行情下自己是十有八九赚不到钱、甚至容易亏钱的。如果经过几年你能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在你擅长的行情阶段,就可以大胆加码提高盈利;而在你不擅长的行情区间,就果断休息或者降低仓位。

很多老手其实都会如此——行情不好做的时候,他们就收手,或者只用小仓位跑跑策略,确保不犯大错。我个人会选择在那些“没有胜算”的空窗期,用一些量化程序或者卖期权等稳健方式给自己跑一点现金流。因为当你在市场存活了很多年,你大概对价格区间的范围和市场节奏有模糊的判断,就可以利用这些判断去做一些低风险的卖方策略,保证自己在难赚的钱的阶段还能有口饭吃、有汤喝。这样一来,就算行情暂时没有趋势机会,我也不至于心态失衡或坐吃山空;等到出现适合我的大趋势行情时,我能保持良好的状态和充足的子弹再上场。 总之,中阶交易者更需要知道什么时候该出击,什么时候该收手。通过小赚维持状态,等待属于自己的胜负手机会。

VOID2.92%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